【汇声汇色】02. 对话自由摄影师徐盛哲:保持创作热情的方式是不做重复的事、不走回头路

00:00
48:4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人像图书馆

人像图书馆

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人像图书馆)
关注
暗房电台
30
一档从暗房里孵化出来的播客节目。分享生活方式、传达个性观点、胡邹乱侃的网络谈话类播客节目。由人像图书馆出品,将暗房变身为电台录音室,林老师、老王和小暖担纲主持,不定期邀请各路天菜人物,囿于现实与遥不可及的梦。(公众号:人像图书馆)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鲁迅的爱情故事 | 两地书 | 求关注!
鲁迅的爱情故事 | 两地书 | 求关注!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刚直不阿,感情世界也一样磊落。他把自己的大半生全部付诸笔端,用文字来批判那个暗黑的社会,并妄图在硝烟弥漫的旧中国中闯出一条新路来。他的思虑中留给儿女情长的部分实在太少,以致于人们需要拿着放大镜,才可以在他和爱人的书信集《两地书》里发现一丁点温柔的齁甜,他就是鲁迅。 《两地书》收编了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到1929年之间往来的书信。五年间,记载了许广平从一个学生到妻子、母亲身份的转变过程。她和鲁迅之间的故事从学生许广平的主动出击请教开始,他们谈天说地,聊教育,谈社会,针砭时事,直到鲁迅被热烈的许广平俘获,在相隔的两地遥寄彼此生活的琐细,再到婚后离别的牵绊。 他们之间的书信质朴而平淡,全书中,鲁迅最动人的一句情话也莫过于:“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许广平的这份爱,鲁迅很被动,从“不敢爱”到“可以爱”,鲁迅的内心像是终于冲破了一扇禁忌之门。了解鲁迅所处的家国天下情势后,你才可以真正理解这份“不敢”背后的禁欲意义。
15
18
【影子兵读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影子兵读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欢迎添加~ 主播Q群:536352229 主播微信公众号:影子兵 微信公号有专属节目、笑笑的早安音乐、以及主播全网所有有声书链接 传统媒体资深主播影子兵播讲 稿件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忆似水年华》(又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法国著名传记文学家兼评论家A·莫罗亚在1954年巴黎伽里玛出版社出版的《七星丛书》本的《追忆似水年华》序言中写道:“1900年至1950年这五十年中,除了《追忆似水年华》之外,没有别的值得永志不忘的小说巨著。不仅由于普鲁斯特的作品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一样篇帙浩繁,因为也有人写过十五卷甚至二十卷的巨型小说,而且有时也写得文采动人,然而他们并不给我们发现‘新大陆’或包罗万象的感觉。这些作家满足于挖掘早已为人所知的‘矿脉’,而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发现了新的‘矿藏’。”这也是强调《追忆似水年华》的艺术优点就在于一个“新”字。然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在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在于为创新而创新,更不在于对于传统的优秀艺术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从零开始的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然而创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绝不是盲目的幻想。《追忆逝水年华》的创新是在传统的优秀艺术基础上的发展。 法国诗人P· 瓦莱里和著名评论家、教授A·蒂博岱(1874-1936)都在他们的评论中夸奖《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风格继承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 安德烈·纪德和蒂博岱都提到普鲁斯特和十六世纪的伟大散文作家 蒙田(1533-1592)在文风的旷达和高雅方面,似乎有一脉相承之妙。还有别的评论家甚至特意提到普鲁斯特受法国著名的回忆录作家圣·西门(1675-1755)的影响。外国作家如 毛姆、 弗吉尼亚·伍尔夫、 纳博科夫、 海明威等都曾高度评价过这部作品。
26
52
惶然录
惶然录
《惶然录》又名《不安之书》,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晚期随笔结集,多为“仿日记”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搜集整理而成。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物质化的人;有时是个个人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社会化的人;有时是个贵族化的人,有时则成了平民化的人;有时是个科学化的人,有时则成了信仰化的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拾译家遗漏,精选出原作的五分之四,译成中文,文笔优美,读来赏心悦目。 费尔南多·佩索阿于1888年生于葡萄牙里斯本,父亲在他不满六岁时病逝,母亲再嫁葡萄牙驻南非德班领事,佩索阿随母亲来到南非,在那儿读小学中学和商业学校。在开普敦大学就读时,他的英语散文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奖。1905年他回到里斯本,次年考取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攻读哲学、拉丁语和外交课程。他常去国立图书馆阅读古希腊和德国哲学家的著作,并且继续用英文阅读和写作。
131
4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