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弗琳之舞

00:00
02:3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96涛声依旧

96涛声依旧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96涛声依旧
关注
轻音乐--埃里克·科茨作品集
31
埃里克·科茨 伊丽莎白组曲 四个世纪 又访伦敦
古典音乐--其他乐器协奏曲
337
羽管键琴、管风琴、铜管乐器、木管乐器
古典音乐--钢琴协奏曲
196
协奏曲因为有两种以上的音乐组织进行协作、演奏,所以成为器乐作品中最具戏剧效果的一种体裁。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协作贯穿整个作品,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在旋律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所产生的丰富效果,就显得耐人寻味。如何去理解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因此成了理解钢琴协奏曲的重要内容之一。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巴赫的礼拜年》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巴赫的礼拜年》
这张专辑是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与莱比锡布业大厅乐团合作,演唱巴赫的三部康塔塔。德国莱比锡市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是音乐巨匠巴赫曾亲自执教27年的合唱团,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该团是欧洲最古老的童声合唱团之一。 圣·托马斯教堂是伟大的音乐家、“古典音乐之父”J.S.巴赫曾供职了27年并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于此的地方。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巴赫是最为如雷贯耳的名字。他的作品以亲切的姿态无处不在,却也时常遥远地让演奏者难于把握和“攀登”。 很多伟大的灵魂用尽了生命去燃烧自己,去释放能量,却只能如星辰一般闪耀在身后百十年的世界中。只被后世人看到、了解和仰望,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但也许,一心以音乐向上帝致敬的巴赫并不在乎于世间得到的宠辱。就如同大师在临终前几日口述出的最后的圣咏《上帝,我在您的神坛前》一样,他的灵魂一定早已在那时就追随上帝,并得到了永远的安息。 巴赫的音乐中有着迤逦的诗意之美,但更多的是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与仁慈。聆听时乐音不急不缓地流入耳中,如清流一般抚慰了心灵。仿佛一切的心事都可以放下,仿佛所有烦忧都可以遗忘,每每听来都要被感化。就像巴赫那高洁、虔诚又真挚的灵魂一样……若未有对世间的爱与宽容,又怎能谱出如此让人动容又感怀的篇章。
192
24
世界伟大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世界伟大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代表性录音:1、由海廷克指挥演奏的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舒曼《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第一乐章、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2、由多拉蒂指挥演奏的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3、由钢琴家达维多维奇演奏、雅尔维指挥的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oncertgebouw Amsterdam)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由于对建筑声学的高度重视,因此与波士顿交响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同被视为是世界上最佳的音乐厅。音乐厅的建筑师为阿道尔夫·理查德·凡·亨特(Adolf Leonard van Gendt),其灵感来自于两年前建造的莱比锡新布商大厦(NeueGewandhaus,毁于1943年)。1883年,音乐厅开始动工,地点位于当时阿姆斯特丹市外新阿姆斯特尔的一片牧草地。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建筑物之一,它是音响效果突出的音乐殿堂。在建造音乐厅的年代,声学被视为某种“黑魔法”。设计者是根据在过去尚未了解的科学(即使在今日依旧没有完全了解)来绘制。音乐厅完工之后,由于声学的表现不佳,因而投入大量心力去微调听觉氛围。在之后的整修工程中,会特别去注意不要修改过去内部装潢所使用的素材。1980年代,在发现音乐厅正在缓慢下沉后,开始筹措资金以进行更新。音乐厅扩建工程的建筑师由Pi De Bruijn担任。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这支令无数爱乐者眼睛发亮的“古董乐团”位列世界十大管弦乐团之一。在现任首席指挥马里斯·杨松斯之前,乐团已经走过了四位大师的时代,每一次接力棒的交接几乎都会创造一项新的纪录,使乐团的地位与声望不断飙升。1988年,乐团在纪念一百周年活动中被封为“皇家”的称号,以示其地位之尊。可以说,享誉世界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是久经历练的“百年老团”,是环绕着“皇家”光环的音乐使者,更是享誉世界的“音乐梦之队”。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音色优美,独奏部分赏心悦目,那“天鹅绒般的弦乐”、“金质的铜管”和“最具典型荷兰特色的木管”,将为乐迷呈现“风车王国”的独特情韵。
408
6
佩耶《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佩耶《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莫扎特的两部杰出作品:一、单簧管演奏家葛凡斯·佩耶与瑞士指挥家彼得·马格率领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单簧管协奏曲》K.622;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儿子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合作,演奏《交响协奏曲》,由康德拉辛指挥莫斯科爱乐乐团担任协奏。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作于1791年。此曲是莫扎特生命中最后几部作品之一,他的音乐才华也在这部作品里令人赞叹不已。虽然这时的他因为病痛、劳累、贫穷和五个子女先后去世的痛苦而备受折磨,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却一丝痛苦的痕迹都没有,他的音乐还是那么高贵而不张扬、华美而不柔媚,他给人留下的永远是开朗明快,充满生机勃发的律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把单簧管的技巧和华丽丰富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音乐上又自然得体,由于这首协奏曲的问世,单簧管终于在乐团里确立了自己的位置。莫扎特曾写下过这么几句话:“为升进天国而拼搏,当然是壮丽的、崇高的,但是活在这可爱的尘世同样是美好无比!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做人吧!”这就是莫扎特音乐的主题,也是我们爱这个伟大音乐家的原因。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是一部奇特而少见的作品,它是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过它与一般的协奏曲不同,它既是交响曲也是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因为交响部分在一些段落是独立的,它并非担任协奏的角色。《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介乎于交响曲和协奏曲之间,四件独奏管乐器与乐队展开竟奏,很像是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是传统的快慢快结构,其中慢乐章的抒情方式是典型的莫扎特风格。听这部协奏曲,从几件独奏管乐器轻灵华丽的音乐里可以感受到莫扎特与乐手们的友谊,音乐里令人心荡神驰的浪漫气息使人联想到莫扎特那场毫无结果的恋爱游戏。
216
6
帕格尼尼、施波尔《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施波尔《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大植英次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帕格尼尼、施波尔的《小提琴协奏曲》。这对于这位不大喜欢炫技,一贯以冷静、沉稳见长的美女演奏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 在热情如火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希拉里·哈恩依然选择以“轻描淡写”的手法来表现作品的音乐性,并注重精雕细琢的去刻画帕格尼尼的每一个音符,虽然不能说激情泛滥,但一些技巧复杂的乐段,经过她举重若轻的演奏,都呈现出强烈的歌唱性和活跃的即兴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张专辑中和哈恩合作的,是日裔指挥家大植英次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录音中,他手下的乐团再次表现出火一般的热力和从容大度的气质,非常震慑人心。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作于1811年。此曲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器调高半音,并使用D大调乐谱,如同使用移调乐器一般。而如今无论是管弦乐或主奏小提琴,一般都是以D大调演奏。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但音乐本身并不特别深奥,没有复杂的和声,形式非常单纯。 施波尔《第八小提琴协奏曲》“歌唱场面”作品47,作于1816年。施波尔作为小提琴教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比作为作曲家还出名,他是小提琴腮托的发明者,又是第一个用指挥棒指挥的人。希拉里·哈恩对于这首冷僻曲目的演绎也可圈可点,节奏和力度的变化都充满弹性,音乐能量得以自由释放,又不会给你卖弄技巧之嫌。
139
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