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阳乐队《长城》,爵士旋律充满中国色彩

00:00
11:40
主播信息
杰出原创

杰出原创

《杰出原创》是由著名音乐人李杰老师发起的全国首档原创音乐直播综艺节目,倾听原创音乐背后的故事。
关注
《杰出原创2》第三十八期:梦
20
《杰出原创2》第38期“梦”,在各位亲人们的关注和支持下,杰出原创栏目迎来第二季的最后一期,本期嘉宾多元素乐队 ,乐队成员都是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音乐"老炮儿",作为第二季收官之战,势必会给亲人们带来震撼的视听盛宴!
《杰出原创2》第三十七期:选择
--
《杰出原创2》第37期“选择”,本期嘉宾 远途乐队 喜欢听金属摇滚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期,此乐队成员均为业内技术型乐手,拥有多年的技术磨练和深厚功底,以及各类丰富演出经验,现场表演极具冲击力。
《杰出原创2》第三十六期:听我们的歌
--
《杰出原创2》第36期“听我们的歌”,本期嘉宾兰眼睛女子乐队 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支乡村音乐风格的女子乐队。她们的音乐风格融合多种音乐元素,blues 、乡村温和摇滚、美国白人摇滚,电子等。把传统的美式乡村乐注入多元的现代音乐元素,使得原本风格是自由、自然的乡村乐更加丰富饱满。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看过她们的现场表演,在舞台上放声歌唱朝着梦想努力奔跑的样子会让你的内心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群星:网剧《薄荷之夏》原声大碟
群星:网剧《薄荷之夏》原声大碟
《薄荷之夏》是由米宝执导、辛晓阳和刘雨嘉编剧,倪珂欣、陈鹤一等主演的青春校园网剧。该剧改编自清新派画手火禾成名的同名人气校园漫画《薄荷之夏》,讲述了转学生童夕回到家乡小镇,却遇到了知根知底还不对付的青梅竹马林南一,与闺蜜死党陶竹一起闯过难关,最后各自收获幸福的故事。 同名原声歌曲大碟由杰思娱乐倾情打造,由青年制作人郭文昊文、爆款制作人郑冰冰制作统筹,借由艺人或甜蜜或青春洋溢的嗓音,给大家展现了青春校园的美好记忆,对于友情爱情亲情的珍惜与体悟,更在歌曲的陪伴下,陪同主角一起逐渐成长,以最好的自己回馈自己的青春时光。 《某年某某某》作为角色主题曲,邀请青年音乐制作人郭文昊文谱曲制作,借由歌手铭亮及魏奇奇甜蜜演绎,分别以林南一的视角和童夕的视角,唱出喜欢一个人时怀揣着的懵懂悸动及小心翼翼的心情。 等攒够了想念,攒满了勇气,但愿我们不必再做彼此世界里不知名的某某某。 插曲《青春不再见》由新生代歌手李海珊甜美演绎,清甜细腻的嗓音搭配青年制作人郭文昊文简单动听的编曲旋律,诠释记忆里美好的薄荷夏日。 《薄荷圆舞曲》是网剧《薄荷之夏》的插曲,也是童夕融入小镇融入同学教大家跳舞的一首甜蜜舞曲,歌词由导演米宝亲力创作,由音乐制作人张育硕作曲,爆款歌曲制作人郑冰冰操刀、歌手李昊活力演唱,以简单的律动,诠释夏日校园的美好记忆。
79
11
巴伦博伊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巴伦博伊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这套合辑是巴伦博伊姆自弹自指,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五部钢琴协奏曲。巴伦博伊姆与乐团配合默契、丝丝入扣,在钢琴与乐团之间的对话中,不时碰擦出耀眼的音乐火花。他的演绎大气磅礴,如史诗一般恢宏,一派纯正的德国古典音乐风格。巴伦博伊姆曾说:“贝多芬的音乐是为全人类而作。”他在演奏中也秉持这一理念,使贝多芬的音乐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为更多的人所喜爱。 写《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青年时代,贝多芬也是一位“少年维特”。他写得朝气蓬勃、诗意盎然。尤其是第二乐章:最缓板,浪漫得像一首抒情诗。在演奏这些优美宁静的乐句时,巴伦博伊姆对触键十分讲究,尽力使琴声更加洁净朴素、晶莹透明,让人联想到恋人在皓月朗照、波光粼粼的湖边携手徜徉的动人情景;肯普夫曾说过:“世间所有钢琴协奏曲中,要数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最美。”巴伦博伊姆在弹这部杰作时,以十分真挚的情感,进行异常精致的艺术处理,着力强调其中不少乐句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听来简直是如沐春风、如闻天籁,强烈地抚慰、净化人的心灵;至于宏伟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巴伦博伊姆的演绎自然是金戈铁马、是巨澜狂涛、是风雷激荡、是灿烂辉煌到了极致的金秋田野,而其中对速度、节奏的把握又恰到好处,没有让音乐变成“脱缰的野马”,张弛有度之中,彰显出历史的沧桑和哲理的厚重。巴伦博伊姆一边演奏钢琴,一边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其他肢体语言,细致入微地,有时疾如闪电般地,启发、暗示和严密掌控着乐团,把贝多芬的这些经典作品演绎得至臻完美。
62
15
列宾《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列宾《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大师瓦汀·列宾与其恩师梅纽因指挥的维也纳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对列宾来说,有一个名字不能不提,他就是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两人保持了7年亦师亦友的关系。谈及这位“忘年交”,列宾不无动情地表示:“很荣幸在我的小提琴生涯中,能由一个英雄带领去学习,我们一起游历、演奏,他给了我最大的启发。”列宾曾提到,演奏录音所有的细节处理都是与梅纽因仔细探讨过的。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216,作于1775年9月12日。此曲与《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都受法国小提琴音乐影响,第二乐章慢板来自加瓦尼亚斯与亚力山大·格南的法国色彩的影响。这首协奏曲和《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最美丽的两部。 《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K211,作于1775年6月14日,此曲第二乐章有明显法国式喜剧的味道,全曲有法国式优美、典雅的风格。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作于1775年12月20日。此曲规模堂堂,作为一连串作品的最后十分相称。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在第一乐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与紧跟其后的主奏呈示部之间,安插了主奏乐器的慢板序奏,这种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乐队所奏的音形,作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题之对旋律,这也是很新鲜的。再者,以往采用回旋曲体的终乐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况且小调的中段采用了土耳其型节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结构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种音乐典型。
86
9
穆蒂《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穆蒂《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4年1月1日,意大利人里卡尔多·穆蒂第四次站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上,前三次分别是在1993、1997以及2000年。而此番穆蒂一出场就给了观众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形象——一副金色边眼镜配合他的服饰装扮更显出一份儒雅气质。虽然岁月不饶人,但穆蒂依然力图保持一份年轻的活力。而在这场盛会上,穆蒂一共挑选了7首第一次在新年音乐会中上演的曲目,所以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对于传统曲目的演绎,也显示出全新的创意。 岁月不饶人,穆蒂的此次登台也戴上了一副眼镜,不得不让人回想起他第一次登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的意气风发。对于穆蒂来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的流淌也像他人生经历的流淌一样,在21世纪到来之后,岁月的痕迹也鲜明地雕刻在了他的脸上。 这一年上半场的曲目单非常意味深长,虽然仅有一首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但却有四首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因为这一年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所以他的分量也比往年更重一些。上半场甚至还选择了一首老约翰·施特劳斯少见的圆舞曲:《夜莺圆舞曲》。在这首圆舞曲中,我们可以听到由长笛演奏出的灵动婉转的音型,寓情于景地描绘了夜莺歌唱的特点。这也是施特劳斯家族惯用的一种作曲手法。 穆蒂采用了他一贯的简约的处理手法,不带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将一首作品言简意赅地呈现给大家。比如,在这一年音乐会的约瑟夫·兰纳的《皇宫舞台圆舞曲》中,穆蒂删除了第一主题中的大提琴声部的旋律,让这个主题由原先的复调音乐变成了现在的主调音乐。而大提琴主题的回归我们可以在2008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再次听到。与2008年那种浓妆重彩的版本比起来,穆蒂的版本听起来更清淡素雅,返璞归真。 这一年能留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虽并不多,却也代表了穆蒂艺术造诣的精华。也许这跟这一年曲目的处理水准在整体上较为平均有关。诸如《天体乐声圆舞曲》和《加速圆舞曲》一唱三叹、流光溢彩的处理其实还是很有亮点的。穆蒂也与哈农库特相似,在诸多小圆舞曲中都保留了反复处理,而且细腻敏感地挖掘着作品的细节。
61
22
(第64期)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第64期)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这张唱片是大提琴家麦斯基与钢琴家阿格丽奇合作,演奏贝多芬的三部《大提琴奏鸣曲》。两位音乐大师在演奏中相辅相成、琴瑟和谐,在乐曲的展开过程中心灵相通、默契如一。他们演奏的歌唱性特别好,乐器的音色极为美妙。聆听这张唱片,他们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内心交流,让人难以忘怀。 《A大调第三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9,作于1807年。此曲是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中,名声最大的一首。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大提琴的抒情性在第一主题中充分展现。 第二乐章,谐谑曲,很快的快板,a小调。 第三乐章,如歌的慢板,转活泼的快板。两件乐器的对位产生了如歌的主题,紧接的快板是标准的奏鸣曲式。 《G大调第四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一首,作于1815年。此曲结构极其自由,由5部分构成,是单一乐章形式的幻想曲风格。乐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是贝多芬晚期作品的开端。 第一乐章以行板开始,由大提琴占据首要位置,接着乐曲的节奏加快,变成活泼的快板,旋律棱角分明,体现出贝多芬耿直、永不妥协的个性。 第二乐章,引子过后,乐曲短暂的回顾了第一乐章行板的旋律。接着的快板,是短小精悍的奏鸣曲式。发展部之前,大提琴奏出的五度和声,几次被钢琴乐句打断,扰乱了乐章的和声走向,制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D大调第五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二首,作于1815年。此曲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末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五首大提琴奏鸣曲的巅峰之作。 第一乐章,开始的快板明快爽朗,开门见山的进入第一主题,紧跟着是表现幅度更大的第二主题。 诗意盎然的第二乐章,是所有五首奏鸣曲中唯一的慢板乐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主题,是钢琴和大提琴之间的一段对话;第二部分则是另一段对话,两件乐器在摇摆的伴奏音型陪衬下,细腻缠绵的对唱。乐曲不间断的进入末乐章,这是一首雄健的三声部赋格,到乐章过半时,出现一段温柔的旋律,与之前的赋格对比强烈,但稍纵即逝,很快又被赋格取代。
12
1
基辛《演奏肖邦作品》
基辛《演奏肖邦作品》
这套5CD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基辛演奏的肖邦作品,其中CD1、2、5是演奏会的现场录音。 CD1是基辛1993年2月在卡内基音乐厅独奏会的实况录音。在这场独奏会中,基辛演奏了肖邦的三首夜曲、三首圆舞曲以及幻想曲、波洛奈兹和谐谑曲各一首,这些作品都是肖邦众多创作体裁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肖邦的曲目向来被看作是钢琴演奏的试金石,绝对是钢琴家的终极挑战,而年轻的基辛却早已跃过凭栏,通过自己迥异的气质和独到的见解将肖邦浪漫、热情以及超人的自然乐感浑然一体,充满了青春魅力。 基辛在这场音乐会中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既富于诗意又荡气回肠,他灵动的琴声经由录音师的妙手,不仅使卡内基音乐厅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拉进了肖邦和听众的距离,这种心与心的互动和共鸣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令人叫绝。这张专辑是钢琴独奏会现场录音的完美典范,演奏、录音水平一流,是RCA红印100最佳唱片,获得《日本唱片艺术》推荐。 CD2是基辛1993年2月在卡内基音乐厅独奏会的实况录音。他演奏了《第三钢琴奏鸣曲》、12首玛祖卡。 CD3是基辛1998年8月5-7日在德国弗莱堡的SWF录音室录制的,包括全套四首《叙事曲》、一首《摇篮曲》、一首《船歌》、一首《谐谑曲》。 CD4是基辛1999年7月30日-8月1日在德国弗莱堡的SWF录音室录制的,包括全套24首《前奏曲》、《第二钢琴奏鸣曲》、一首《波兰舞曲》。 CD5是基辛2004年7月26日在瑞士韦比尔耶音乐节的独奏会实况录音。基辛演奏了四首《波兰舞曲》与四首《即兴曲》。《波兰舞曲》是波兰古时候每小节有三拍子的民族舞蹈,也是从以前波兰上流社会开始流传的舞曲。许多作曲家都写过波兰舞曲,肖邦则以这曲式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作品二十六的两首《波兰舞曲》是肖邦早期的创作,在传统的形式中,展现出非常强烈的肖邦独特之美以及激动不安的感觉。作品40第二号的《波兰舞曲》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正好与接下来以曲中战斗性与坚毅不屈精神闻名的《英雄波兰舞曲》形成对比。 ================= 叶甫格尼·基辛 (Evgeny Kissin,1971年10月-) 英籍犹太裔钢琴家。基辛1971年10月10日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的一个犹太家庭,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惊人的钢琴天才”。
29
6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