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12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上海市普陀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素有“赤色沪西”之美誉。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位于西苏州路1037号,近苏州河南岸,是一座集收集、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专业红色文化场馆。馆内共设置了火红序幕、峥嵘起步、荣耀征途、火种绵延四个展区,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半日学校的发展沿革。半日学校复原场景区域则反映了当年工人半日学校的教员们工作、居住、工人们上课的教室等场景。
节目(14)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普陀文旅

普陀文旅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普陀文旅
关注
漫步普陀 阅享建筑
50
普陀区于2018年启动建筑可阅读项目——“漫步普陀·阅享建筑”。目前已上线36处点位,包括31处本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优秀历史建筑和5处路桥、代表性建筑。游客可通过微信扫描铭牌二维码,进入“漫步普陀阅享建筑”线上导览地图,以文字、音频、图片等方式了解相关历史。
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云博览
--
普陀区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12
上海市普陀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素有“赤色沪西”之美誉。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位于西苏州路1037号,近苏州河南岸,是一座集收集、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专业红色文化场馆。馆内共设置了火红序幕、峥嵘起步、荣耀征途、火种绵延四个展区,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半日学校的发展沿革。半日学校复原场景区域则反映了当年工人半日学校的教员们工作、居住、工人们上课的教室等场景。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历史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历史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他这一生,风雨多,晴天少。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2岁差点死去,45岁起不停被贬谪,49岁丧子,直到60岁还被贬,终于在66岁,走到生命的尽头。苏东坡一生曾被流放过三次,且一次比一次偏远。遭人诬陷,锒铛入狱,濒临杀头,降职被贬。这些事接连发生在同一人身上,任谁都不能一笑了之,苏东坡却做到了。他一生走过许多路,见过许多景色,越来越觉得,生活只要简单就好。起先他被贬往惠州,彼时东坡除了不用坐牢,身份与囚犯无异。可正是在这里,他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然已经身在此地,那便尽情享受当地人的生活。如此纵有满腔愁苦,也被他尽数化作甜蜜。随后东坡又被贬到北宋疆土最偏远的地方——海南儋州。儋州生活十分清苦,自言: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苏东坡却过得怡然自得。甚至有人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苏东坡思忖片刻答道: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彼时一粥、一饭、一草庐,就是东坡想要的简单生活。儋州同僚为他集资造屋,东坡便在此以文会友、讲学明道。起初不过是个乡间学堂,不久便有人仰慕东坡先生之名,不远万里来岛上求学。北宋一百年间,海南不曾出过一个进士。苏东坡到此之后,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自此海南教化日兴、人文日盛,皆由东坡而起。世人皆道:东坡不幸海南幸。生活不简单,但强大如苏东坡,却能笑着抬起头。 他已经认清世事不简单,却仍然怀着简单的心,过简单的生活。
34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