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特《演奏舒伯特作品》
13

李赫特《演奏舒伯特作品》

这套4CD专辑是旋律唱片公司为纪念伟大的钢琴家李赫特诞辰100周年而发行的,收录了他演奏的舒伯特7部《奏鸣曲》、《音乐瞬间》、《即兴曲》等钢琴作品。 舒伯特温馨柔美、但内蕴漩涡的作品风格,可称得上是继舒曼之后,李赫特广泛演奏的另一重要作曲家。在舒伯特的作品诠释上,李赫特格外重视音色之美及速度的取舍。他会在弹奏舒伯特作品时,使用较多的踏板,让琴音在高、中、低等不同音域中产生层次更井然分明的明暗音色变化,而从头至尾,以歌唱性的诠释一一铺陈出和声之美。 也因为李赫特在舒伯特演奏上,是那样强调声部的均衡,藉以按部就班、细心巧思将情感毫无拘束的流露,所以,李赫特所自我设定的演奏速度,就往往不是一般认可的标准。 李赫特录制的舒伯特作品中,很多年代相距二十年以上的演奏,其采取的角度也差不多。李赫特是个完全忠于自我艺术的演奏家,曲目一旦推出,诠释便不轻易更改,所能影响他的,多半是现场的感觉与气氛。而在舒伯特的演奏中,似乎受现场影响的情况最大,每个不同年代的同曲录音,在整体表现上都相差不少,算得上是李赫特录音里性格突出而独立的一环。
节目(3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帕克·德·路西亚《美国现场演奏》
--
这张专辑是帕克·德·路西亚1993年美国巡回演出的现场录音,音效最出色的一曲出自专辑的第2首,但其实除了此曲之外,其他各首音效也同样叫人叹为观止,由于录音电平特低,你只要开大音量,就可见到面前出现一个深阔的舞台、表演者的乐声与千百观众的动静,帕克·德·路西亚“弹指神功”式的吉他技巧、踏地声、掌声、喝彩声混合成为一个几可乱真的音乐场面。
梅纽因《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
--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梅纽因与钢琴家海芙芝芭·梅纽因合作,演奏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47,作于1803年5月。这是贝多芬的所有小提琴奏鸣曲中,技巧表达最出色的一首,也是古典主义时期小提琴奏鸣曲形式表达的巅峰。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从1886年起创作,完成于1888年。其间,勃拉姆斯的几位好友病逝与病危,音乐评论家们认为有宿命观渗入了这部作品。
巴伦博伊姆《钢琴独奏录音辑》
77
这套合辑是为庆祝钢琴大师巴伦博伊姆75岁生日而发行的。毫无疑问地,巴伦博伊姆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音乐天赋、资质最高、底蕴最深的音乐巨人之一。1942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家族是来自俄裔犹太移民,到巴伦博伊姆是第三代,因时代因素阿根廷当时是全世界犹太移民第三多的国家。巴伦博伊姆5岁随父亲习琴,7岁就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初次登台演出,音乐神童声名远播。1954年才12岁便获邀前往欧洲,在维也纳、萨尔兹堡等地举办独奏会,更差点在晚年的富特文格勒指挥之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 1960、70年代青年才俊的巴伦博伊姆是当红的炸子鸡,与杰奎琳·杜普蕾的情史更是羡煞众人。琴艺了得的的他逐渐将触角伸到指挥界,在世界各大音乐重镇密集曝光。70年代中期,巴伦博伊姆开始指挥世界重要乐团,1975年巴伦博伊姆接下索尔蒂之棒成为巴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开启乐团编制内的长任指挥工作,1991年再度接下索尔蒂的位置继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年担任柏林国立歌剧院艺术总监至今,也曾两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经常被邀请前往拜鲁特指挥瓦格纳音乐季,目前巴伦博伊姆也是史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 即便巴伦博伊姆在指挥台上的成就无数,他始终未曾忘情钢琴演奏事业,直到目前仍经常演出钢琴独奏会或协奏曲,是当今乐界少数真正能同时得意于指挥台与钢琴独奏事业的音乐家。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闪亮的古典小品(第一辑)
闪亮的古典小品(第一辑)
这两张专辑《闪亮的古典小品》, 其中收录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录音的手法相当细腻,同时对于各种乐器的音色和音质,拿捏的十分准确,低频潜的很深。尤其是弦乐群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如同身临现场,可谓是十分考究的。这是因为他们都是由世界最著名的录音师威尔金森和他的录音小组录制的。 举世无双的威尔金森之音: 1、所有的威尔金森录音都展现出一个极为宽阔的舞台。威尔金森录音时习惯把法国号摆到左后方,小号、伸缩号放在右后方,某些录音你甚至会觉得舞台太宽了,甚而超出聆听室的范围; 2、深度感十分惊人。在国家音乐厅是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么又深又雄伟的场面,有时我会认为这是不是真的﹖很多录音拥有宽阔的音场,不过是平面的,而威尔金森却兼得两者之长; 3、有极佳的定位感与实体感。老一辈的发烧友闲话录音时常说Robert Fine 的细节(Detail),Lewis Layton的堂音(Ambience),威尔金森的实体感(Body); 4、有非常大的空间感。不尽是整个录音地点的空间感与堂音非常清楚,就是乐器间的空气流动也一样历历在目; 5、有富丽堂皇的音色。弦乐听来都很有弹性,而且色彩瑰丽,铜管威力十足却仍保有适当的肉感,与EMI 的清丽、RCA 的浑厚刚好是几种不同的对比; 6、有惊人的动态比和最佳的平衡度。 上世纪90年代初,发烧友开始对数码时代的录音产生疑问,于是一些发烧唱片公司将模拟时代的优秀录音重新制作转录成CD,以满足大家对模拟时代的怀念。这两张《闪亮的古典小品》就是推荐专辑之一,据称可以让人听出黑胶唱片的感觉。
8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