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Violin Concerto Op.35 - 2. Canzonetta

00:00
06:4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巴伦博伊姆《钢琴独奏录音辑》
76
这套合辑是为庆祝钢琴大师巴伦博伊姆75岁生日而发行的。毫无疑问地,巴伦博伊姆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音乐天赋、资质最高、底蕴最深的音乐巨人之一。1942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家族是来自俄裔犹太移民,到巴伦博伊姆是第三代,因时代因素阿根廷当时是全世界犹太移民第三多的国家。巴伦博伊姆5岁随父亲习琴,7岁就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初次登台演出,音乐神童声名远播。1954年才12岁便获邀前往欧洲,在维也纳、萨尔兹堡等地举办独奏会,更差点在晚年的富特文格勒指挥之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 1960、70年代青年才俊的巴伦博伊姆是当红的炸子鸡,与杰奎琳·杜普蕾的情史更是羡煞众人。琴艺了得的的他逐渐将触角伸到指挥界,在世界各大音乐重镇密集曝光。70年代中期,巴伦博伊姆开始指挥世界重要乐团,1975年巴伦博伊姆接下索尔蒂之棒成为巴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开启乐团编制内的长任指挥工作,1991年再度接下索尔蒂的位置继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年担任柏林国立歌剧院艺术总监至今,也曾两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经常被邀请前往拜鲁特指挥瓦格纳音乐季,目前巴伦博伊姆也是史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 即便巴伦博伊姆在指挥台上的成就无数,他始终未曾忘情钢琴演奏事业,直到目前仍经常演出钢琴独奏会或协奏曲,是当今乐界少数真正能同时得意于指挥台与钢琴独奏事业的音乐家。
梅纽因《舒曼、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
这张专辑收录了小提琴家梅纽因演奏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1、与巴比罗利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舒曼《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38年录制;2、与普雷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1953年录制。 舒曼《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无编号,作于1853年,1937年才被发现,1939年2月16日在伦敦由匈牙利籍女小提琴家耶利·德拉伊首演。此曲是舒曼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作于1880年,为萨拉萨蒂而作。此曲以优美的旋律及近似古典协奏曲的牢固乐曲结构,成为圣-桑器乐作品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圣-桑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介绍是“两山夹一湖”,第一、三乐章是激情的高山,第二乐章是平静的湖泊,非常优美,如歌的旋律宁静祥和。
帕克·德·路西亚《美国现场演奏》
13
这张专辑是帕克·德·路西亚1993年美国巡回演出的现场录音,音效最出色的一曲出自专辑的第2首,但其实除了此曲之外,其他各首音效也同样叫人叹为观止,由于录音电平特低,你只要开大音量,就可见到面前出现一个深阔的舞台、表演者的乐声与千百观众的动静,帕克·德·路西亚“弹指神功”式的吉他技巧、踏地声、掌声、喝彩声混合成为一个几可乱真的音乐场面。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贝多芬是第一个赏识大提琴音色美的。他的大提琴奏鸣曲,岂止是音色美,它的琴声,在贝多芬笔下更具有诗意与哲理。曲中的大提琴质感迷人,纯净得宛如春水般柔美,闲适如羽、思绪如潮。正如贝多芬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第三号大提琴奏鸣曲(Op. 69)完成于1808年,是五部《大提琴奏鸣曲》中最优美,最感人,也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首乐章两件乐器互相唱和,心有灵犀;次乐章又似乎在激烈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三乐章时而深情款款,时而相互竞赛,你追我赶,深情和激情交织为一体。这部作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整个作品充满力度、速度的对比和思想感情的强烈变化。 第四号大提琴奏鸣曲;G大调,OP.102.1,作于1815年。OP.102的两首,为舒庞吉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林格所作,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这一首的结构极其自由,全曲由5部分构成,是从头到尾一贯演奏的单一乐章形式的幻想曲风格奏鸣曲。演奏时前两部分和后3部分之间有一小节休止符。此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被认为是晚期作品的开端。 第五号大提琴奏鸣曲,D大调,OP.102.2,作于1815年,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是5首中的顶点。共分为3乐章:1.灿烂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呈示部中,第一主题多少有些威严,大提琴奏出雄大的A大调第二主题,两者以交替的变奏进行反复。发展部移调非常频繁。2.充满感情的很慢的慢板,D小调,3段体,这是一个充满愁伤的乐章,开始的主题令人感觉像是宗教的圣咏。第二段一扫前面哀愁的气氛,以明朗的D大调开始,两件乐器以流畅优美的对位法向前进行。对话过后,又柔和地交织在一起。第三段回到哀诉,是第一段的变奏,哀诉中有平静的自省。3.快板—快板赋格,D大调,先展开四声部赋格,在赋格中,主题的回转经过扩大,力度也巧妙地加以变化。大提琴呈示新的第二主题后,又展开壮大的二重赋格。
51
12
帕格尼尼、施波尔《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施波尔《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大植英次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帕格尼尼、施波尔的《小提琴协奏曲》。这对于这位不大喜欢炫技,一贯以冷静、沉稳见长的美女演奏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 在热情如火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希拉里·哈恩依然选择以“轻描淡写”的手法来表现作品的音乐性,并注重精雕细琢的去刻画帕格尼尼的每一个音符,虽然不能说激情泛滥,但一些技巧复杂的乐段,经过她举重若轻的演奏,都呈现出强烈的歌唱性和活跃的即兴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张专辑中和哈恩合作的,是日裔指挥家大植英次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录音中,他手下的乐团再次表现出火一般的热力和从容大度的气质,非常震慑人心。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作于1811年。此曲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器调高半音,并使用D大调乐谱,如同使用移调乐器一般。而如今无论是管弦乐或主奏小提琴,一般都是以D大调演奏。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但音乐本身并不特别深奥,没有复杂的和声,形式非常单纯。 施波尔《第八小提琴协奏曲》“歌唱场面”作品47,作于1816年。施波尔作为小提琴教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比作为作曲家还出名,他是小提琴腮托的发明者,又是第一个用指挥棒指挥的人。希拉里·哈恩对于这首冷僻曲目的演绎也可圈可点,节奏和力度的变化都充满弹性,音乐能量得以自由释放,又不会给你卖弄技巧之嫌。
97
6
霍洛维兹《最后的音乐会》
霍洛维兹《最后的音乐会》
1987年6月21日,已经高龄八十三岁的霍洛维兹在德国汉堡的音乐厅举行最后一场音乐会。距离他第一次登台,几乎已经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这一场音乐会由北德广播电台录制,但是存放在电台档案室里长达20年以上,除了安可曲,其它曲目从来未曾发行过。 这一场音乐会的曲目都是霍洛维兹晚年经常演奏的曲目:包括莫扎特的作品与舒曼《儿时情景》,最后则是以肖邦壮丽的第六号波兰舞曲《英雄》结束。而霍洛维兹最喜爱的长青安可曲:莫什科夫斯基《火焰》为整场音乐会点燃起灿烂的火花。对于爱乐者而言,这一套录音是非常珍贵、独一无二的纪念品,它记录了霍洛维兹最后一次公开演出的身影,透过录音,仍然可以体会到当时带场听众的激动。 告别舞台音乐会,正是展现大师数十年音乐人生精华所在,坚定有力、悠扬如歌的琴音仿佛告诉我们,大师历经常人的七情六欲,到晚年早已化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弹奏出颗颗质朴无华、感动灵魂的美妙音色。有人说弹奏莫扎特的作品,能弹得好的只有童年的孩子和晚年的老人,前者童心纯净无杂质,后者已萃练融炉火百炼成钢返朴归真,要弹奏好莫扎特作品,真的是需要有平静、纯粹的心境。霍洛维兹弹奏的两首莫扎特钢琴作品,琴音干净明亮、音色控制得极好,他不仅是用手弹,而是用 "心"在弹,更多的是一种品况自知的审慎、冷静、大气,如此才有了《D大调回旋曲》中那隽永回味的旋律。而《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如一首欢快的嬉游曲,音乐中霍洛维兹弹奏出的明朗心境,让人感到快慰。
79
22
亚当·拉罗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辑》
亚当·拉罗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辑》
这张专辑是法国钢琴家亚当·拉罗姆演奏勃拉姆斯的几部《钢琴小品》,包括《为原创主题而作的变奏曲》作品21之1、《钢琴小品集》作品76、《狂想曲》作品79、《间奏曲》作品117。 勃拉姆斯晚年的创作删繁就简,以钢琴小品的方式,继续为克拉拉·舒曼谱曲,抒发隐秘的爱慕。这种私密的爱慕早在他盛年大作品的慢板乐章中其实也能略窥一二,而在《间奏曲》作品117中更得到充分的展现。 勃拉姆斯的传记里提到,一直致力于推广勃拉姆斯作品的克拉拉曾致信道歉,因为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胜任勃拉姆斯的大作品,或许这也是勃拉姆斯晚年专注小品的原因之一? 勃拉姆斯将三首行板风格的《间奏曲》放在一起,打破了通常组曲在速度上的对比习惯,选择一步步向内延伸,将私密的心理感受充分展现。虽然作曲家本人谱上写的是《间奏曲》,自己对出版社却声称这是“三首悲伤的摇篮曲”,但实际上除了第一首还带有些许摇篮曲的特征,二三首和传统摇篮曲的风格还是相差很远的,特别是第三首甚至采用了四二拍。明显勃拉姆斯已经不在意传统对体裁的定义,也不再是在音乐层面上追求自我实现的野心和抱负,或者继承前人的“历史使命”,而只剩下对恋人纯粹的爱,还有为之半生未见的无可奈何。
93
1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