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Symphony No.3 Op.55 S.464-3 - 3. Scherzo

00:00
05:58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霍洛维兹《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作品》
--
这张专辑非常有名,是霍洛维兹演奏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在水边》和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演绎十分出色。 这张专辑中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永远是乐迷们心中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柴一钢协》!霍洛维兹演奏的《柴一钢协》版本不少,仅仅是与岳父托斯卡尼尼指挥下的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NBC乐团)合作的都有三个。然而这一个录音,虽然是一个录音室录音,却比其他的现场录音更加的激动人心。录音的年代是1941年,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音乐便显得更加悲壮。尽管是单声道的录音,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听出大师在第一乐章序曲中惊心动魄的演奏力度,在复三部曲式的第二乐章中清新、恬静的音色表达,以及在奏鸣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里充溢的节日般快乐。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乐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与霍洛维兹弹奏的钢琴部分起伏对抗、相得益彰。
乔治·普莱特《交响作品录音》
--
这套合辑收录了乔治·普莱特指挥的交响作品录音,包括格什温、圣-桑、柴科夫斯基、鲍罗丁、肖斯塔科维奇、德沃夏克、柏辽兹、拉威尔等著名作曲家的交响作品。
吉泽金的艺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19
吉泽金的演绎风格立足于最纯正的表现作曲家的要求,而他自身的艺术特点却又能巧妙融入演奏之中,欣赏他的巴赫会感觉这就是最纯正的巴赫,欣赏他的莫札特和舒伯特,或德彪西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但它们分明又是吉泽金的艺术,演奏者和作曲家真正处于完美的平衡位置。里赫特的演奏有时会重塑音乐的内在性格(他最突出的魅力之一?),而吉泽金决不会这么做,他的唱片既是艺术杰作也是教学范本。我想如果哪位学生或是新人模仿他的演奏就算不从中受益,也至少不会产生害处,而如果谁学了里赫特的弹法,有时简直无异于自杀。而且吉泽金在演奏中总是追求最大程度的遵守作曲家的指示(这很多是源于他的老师雷梅尔的影响),他在演奏巴赫或莫札特的作品时主张少用,或不用踏板,完全依靠手指维持。他也是少数和施耐贝尔一样,尝试用原速演奏《槌子键琴奏鸣曲》开头的钢琴家,但他的技巧比施耐贝尔漂亮太多。吉泽金是德奥钢琴大师中技术最高的,关于他颠峰时期的技巧有着多种说法,不过即便是在技巧衰退之后,尽管避免不了错音,他的手指控制力在音乐表现方面的技术依然难有敌手,那种丰富的音色变化,还有绝对清晰的层次感,难怪霍洛维兹都对他佩服的不得了。除了传统曲目和印象派音乐之外,吉泽金还大量涉猎了雷格尔、欣德密特、施特劳斯和斯克里亚宾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俄罗斯浪漫派音乐,他演奏的拉三不如霍洛维兹那样戏剧化,但风格纯正。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普拉西多·多明戈《男高音》
普拉西多·多明戈《男高音》
这套专辑是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的精华辑。CD1收录了多明戈演唱的威尔第、普契尼著名歌剧咏叹调;CD2收录了多明戈最擅长演唱的声乐作品;CD3收录了多明戈演唱的多首歌曲。 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1941年出生于马德里,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他塑造的奥赛罗、拉达美斯等形象,气概不凡、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他还演唱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颇得好评的钢琴家和指挥家。 多明戈是当今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经常被誉为“歌剧之王”、“真正文艺复兴式的音乐家”。多明戈原本是以男中音起家,但音域宽广的他立刻在男高音领域获得非凡的成就。尤其他不凡的表演天分和执著的事业心,使得多明戈能不断尝试新的戏码,从最初的抒情男高音到后来的戏剧男高音及瓦格纳歌剧,甚至跨足指挥领域,全都赢得观众的热爱。多明戈的演唱以抒情性见长,充满情感和戏剧性的征服力,他的舞台感觉好,表演细腻准确,表演上的才能甚至高于演唱的技巧。多明戈的高音不如帕瓦罗蒂漂亮,但他有一种美丽的音色,嗓音宽厚,他演唱带悲剧色彩的男高音尤有魅力。多明戈在歌剧中的表现,除奥赛罗之外,应该是与萨瑟兰合作的《霍夫曼的故事》、与科特鲁巴斯合作的《茶花女》以及和里恰蕾莉合作的《阿伊达》。
54
49
布鲁克纳《弦乐五重奏、间奏曲》
布鲁克纳《弦乐五重奏、间奏曲》
这张专辑是梅洛斯弦乐四重奏与中提琴家恩里克·圣地亚哥合作,演奏布鲁克纳《弦乐五重奏》、《d小调间奏曲》。梅洛斯弦乐四重奏(Melos Quartett)1965年成立于斯图加特的弦乐四重奏团,团名的灵感来自希腊歌谣《Melcher and Voss》。成员为:Wilhelm Melcher(第一小提琴)、Gerhard Ernst Voss(第二小提琴)、Hermann Voss(中提琴)、Peter Buck(大提琴)。 布鲁克纳《F大调弦乐五重奏》WAB.112,作于1879年。此曲是受当时的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维也纳音乐学院院长所托写下的作品,公演于1881年维也纳。布鲁克纳深受莫扎特的六首弦乐五重奏的影响,尤其是莫扎特的几首使用两把中提琴的“中提琴五重奏”,布鲁克纳在写下他的第五交响曲之后写下了这首弦乐五重奏。热衷于谱写大块头交响曲的布鲁克纳,对自己仅有的这首弦乐五重奏相当满意,称之为“五把弦乐器的交响曲”。 这部弦乐五重奏今天似乎知名度不高,但实际上却是在布鲁克纳有生之年便大受欢迎的极少数作品之一。布鲁克纳一心营造交响圣殿,肯定是不善于写室内乐的。除了早年习作《c小调弦乐四重奏》(及附加的《c小调回旋曲》)外,唯一的成熟室内乐作品便只有完成于第五、第六两部交响曲之间的《F大调弦乐五重奏》(及替换谐谑曲乐章的《d小调间奏曲》)了,它的诞生事出偶然。
141
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