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音乐的奉献BWV1079 No.1

00:00
06:13
主播信息
96涛声依旧

96涛声依旧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96涛声依旧
关注
古典音乐--莫扎特《室内乐重奏曲集》
14
莫扎特钢琴、弦乐、管乐重奏曲
古典音乐--莫扎特《奏鸣曲集》
32
钢琴奏鸣曲 小提琴奏鸣曲 教堂奏鸣曲
古典音乐--莫扎特《协奏曲集》
217
莫扎特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希拉里·哈恩《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希拉里·哈恩《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大卫·辛曼指挥的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伯恩斯坦《小夜曲》。希拉里·哈恩的演奏,不仅风格刚健、技巧圆熟,更难得的是,她那清新脱俗的提琴音色和音乐性格,她的演奏完全不曾受到不良音乐习惯的沾染,乐思稳健且直观,见解独特并能兼顾传统。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1806年完成。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 伯恩斯坦《小夜曲》,副标题“根据柏拉图《会饮篇》为小提琴、弦乐队、竖琴和打击乐器而作”。创作于1954年,题献给美国小提琴家斯坦因的夫人。此曲接近小提琴协奏曲,透过它,我们能清晰了解伯恩斯坦不俗的作曲才华,既使属标题音乐,我也愿意把它作为纯音乐来听,它的确带有描述性,但我感觉其内发源点更多的来自于音乐自身的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创作灵感源于柏拉图作品,但音乐的走向更多的得益于纯音乐的律性,语言阐述方式与纯音乐的内发性表达难分难解,也由于结构相对紧凑,律性十足,颇有引人入胜处,听者基本可以脱开柏拉图原作来欣赏,这是不同于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地方。
27
8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什肯纳齐》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什肯纳齐》
这张专辑收录了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演奏的录音,包括肖邦、李斯特、拉威尔、舒曼、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专辑收录的肖邦作品正可欣赏阿什肯纳齐年轻时期的奇妙丰采,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他对三首中篇练习曲完全掌控的能力与完美的克服曲中艰难技巧部份。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阿什肯纳齐的诠释都应该算是为这些乐曲开启历史新页。以前的钢琴家(其实只需要回想罗森塔尔十足迷人的《降A大调练习曲》)惯于降低乐曲的动态以期仍能保有圆润美丽的音色。阿什肯纳齐在七零年代试着重新以肖邦式的个人观点来诠释李斯特。他在纽约演出李斯特七首超技练习曲就收录在这套专辑中。当年这套录音在听众或乐评界都没有得到好评,因此阿什肯纳齐放弃弹奏完整的十二首练习曲以及向《B小调奏鸣曲》挑战。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有人会认为阿什肯纳齐不缺超凡的技巧,也不乏热情与活力来探索李斯特的作品,或许他唯一欠缺的是碰触到世俗一般人的喜好(例如:《第一号梅菲斯托圆舞曲》中段部份)。李斯特之后的曲子是拉威尔《加斯巴之夜》。在这首曲子里(依我的看法,特别是在),阿什肯纳齐的演出同样无可置疑的具有历史性意义。在我认为,能够拿来当成《加斯巴之夜》评比基准的版本包括吉泽金、米凯兰杰利与富兰梭瓦。阿什肯纳齐的诠释不乏丰富的音色,但是旋律线非常干净。低音声部与黑色浪漫主义色彩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基础,阿什肯纳齐的表现相当完美。无论李斯特还是拉威尔,阿什肯纳齐的表现就像一位杰出的雕塑家,其它诠释者则是壁画家。
61
48
辻井伸行《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练习曲》
辻井伸行《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练习曲》
这张专辑是辻井伸行2009年参加第13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的演奏现场录音,收录了他在比赛最后一轮所弹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还有其他赛程中所演奏的《摇篮曲》、12首《练习曲》作品10。担任协奏的是詹姆斯·康伦指挥的沃思堡交响乐团。 比赛结束,当台下响起如雷的掌声后,辻井伸行依照惯例起身向台下回礼,因为眼睛失明的原因,让他鞠躬时的动作看起来有些不自然,但你绝对可以感受到他心灵所保有的单纯。以往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都会为得奖者发行一张比赛中的演奏专辑,但是辻井伸行却是唯一除了比赛专辑之外,还会发行第二张专辑的得奖者。 据媒体访问,辻井伸行说:“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贝多芬、肖邦和德彪西,前两位更是深深打动我的内心”。不同于一般钢琴家可以直接识谱练习,辻井伸行在练习时,必须使用录音带,先请人录下左手和右手的演奏,然后再另外配合一盘录音带,提示谱上的乐句与奏法,同时会请助手在弹奏时尽量避免加入个人的诠释。记住音乐之后,才会开始以两手演奏并且建立自己的诠释观点。如果碰到结构较大的奏鸣曲或是协奏曲,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是家常便饭。但是在练习新曲目的同时,辻井伸行仍旧会固定练习自己的常用曲目。
53
16
吉列尔斯《钢琴演奏录音辑》
吉列尔斯《钢琴演奏录音辑》
这套9CD合辑是钢琴家吉列尔斯,1954-1972年间与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爱乐乐团、新爱乐乐团合作的演奏录音。 CD1-3收录了吉列尔斯1968年4月29日-5月4日在克利夫兰赛佛伦斯音乐厅,与乔治·塞尔指挥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5部钢琴协奏曲。一位是看起来内敛,实际上拥有钢铁般意志力的钢琴演奏家,另一位是以训练要求严格著名的指挥,他们二人相遇之后,会激荡出什么火花呢?在这个录音中,吉列尔斯没有采用早年注入凶猛的火力的演奏,而是偏重在音色的平稳度与抒情的灵性上。吉利尔斯经常强调的“自然”并不是光指音乐的自发性而已。在固定的节奏之外,谨慎的思考可以为乐曲增添不同的效果,就像这个录音中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他把崇高威严的气势带进这部协奏曲。 CD4收录了吉列尔斯1957年4月30日-5月1日在伦敦阿比路第一录音棚,与利奥波德·路德维希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四、五钢琴协奏曲》。路德维希是位奥地利指挥,对音乐的处理工整严谨,吉列尔斯在这个录音中一反他在演奏俄罗斯作品时那种激昂奔放的手法,稳健的速度、遒劲的触键、绵密的结构将古典主义的典雅和贝多芬音乐中的雄浑崇高铺排得丝丝入扣。 CD5收录了吉列尔斯1957年6月1-2日(贝二)、6月19-20日(贝一)在巴黎瓦格拉姆音乐厅,与安德烈·范德努特指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这个录音是吉列尔斯正值壮年录制的,他以高超的技巧与丰富的情感变化,细腻地诠释了贝多芬这两部早期钢琴协奏曲。 CD6收录了吉列尔斯1954年3月9-10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与安德烈·克路易坦指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1954年3月12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独奏莫扎特《第十六钢琴奏鸣曲》。 CD7收录了吉列尔斯1954年3月11日(拉三)、1955年6月13日(圣二)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与安德烈·克路易坦指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1955年10月19-20日在纽约Capitol Studio独奏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与赋格》的第五首和第二十四首。
39
9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