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全书完整讲解
134

《素书》全书完整讲解

本专辑是对《素书》进行全书讲解,结合我个人三十年对工作和生活的体悟,分40期发布,共计约7万字。 《素书》是一本奇书,写成于两千多年前,是一部以道家为宗,集儒家、法家、兵家等诸家思想于一体的智慧圣典,历来被民间评价为:千古谋略第一奇书。 《素书》原文虽然篇幅不长,一共才132句1360字,但是句句精炼,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而且,每一条建议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领悟的人会感觉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内心豁然开朗。 所以,能读懂《素书》的人,会首先明白天道规律,其次读懂人情世故,最后看透人性,不再迷茫困惑。 随着认知的不断改变,他的内心会逐渐变得通透,做人有方寸,处世有谋略,眼界变得长远,格局变得高大,工作和生活都会与之前大不同,会给人感觉变了一个人。
节目(2)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光影书院

光影书院

国学就是教我们做人的智慧。
关注
光影书院 | 国学智慧每天学
--
每天学一点国学智慧,读懂人性,看透人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素书》全书完整讲解
134
本专辑是对《素书》进行全书讲解,结合我个人三十年对工作和生活的体悟,分40期发布,共计约7万字。 《素书》是一本奇书,写成于两千多年前,是一部以道家为宗,集儒家、法家、兵家等诸家思想于一体的智慧圣典,历来被民间评价为:千古谋略第一奇书。 《素书》原文虽然篇幅不长,一共才132句1360字,但是句句精炼,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而且,每一条建议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领悟的人会感觉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内心豁然开朗。 所以,能读懂《素书》的人,会首先明白天道规律,其次读懂人情世故,最后看透人性,不再迷茫困惑。 随着认知的不断改变,他的内心会逐渐变得通透,做人有方寸,处世有谋略,眼界变得长远,格局变得高大,工作和生活都会与之前大不同,会给人感觉变了一个人。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的书名,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去世之后,“孔子家”成为学生们演习、讲礼、缅怀恩师的场所。后来在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主持之下,他们共同编纂了《孔子家语》。 “语”,根据《说文解字》注释:“语,论也。”《广雅》说:“语,言也。”所以,《孔子家语》就是“孔子家”的论说集或言论集。正如孔安国在序文中所言:“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可见《孔子家语》也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是由孔安国整理撰集的,后来经过王肃做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增补的过程。在《王肃注本》问世之后,出现了很多对《孔子家语》的怀疑,乃至于认定这本书是“伪书”的观点。但是在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孔子家语》相近。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与《孔子家语》有关。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书问世,这就使战国时期的《家语》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现(残)存73行的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中,它的内容也证明了今传本《家语》的真实存在,编号是S1891。这些新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对于学习孔子和孔门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群书治要》之中,《孔子家语》被列于经部,并且附于《论语》之后。《群书治要》中的《孔子家语》,是从王肃注的《孔子家语》中辑录了22篇,约8500字,集中阐释了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比如如何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如何慎用人才,如何观人、用人,以及圣主、明君所应该具备的品德,以及治理的理想境界等等。
286
107
精读《素书》学智慧谋略|国学经典
精读《素书》学智慧谋略|国学经典
《素书》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素书》和《论语》类似,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全文共1360字,共分六章。分别是: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素”字就是“朴素、简单”的意思,《素书》的名字换一个角度来解析,就是一本简单的书,大家应该也听过另外一句话:大道至简。 《素书》中包含了作者修身正己、为人处世、领导谋略、治国安邦的四大思想体系,但无论它为世人提供了多少经世致用之术,其根本都在于个人的修养与顺应世事规律。正如书中所言,“德足以怀远”,“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想要在世间立足,除了要有智慧、懂谋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人们常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朴素的道理就那么多,一本薄薄的《素书》已经道出了许多。但是只有自己悟出的道理才能帮你更好度过这一生,在这个过程中,希望珊珊老师对《素书》的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902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