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维兹《私人收藏》
26

霍洛维兹《私人收藏》

自1945年3月28日,至1951年3月5日,霍洛维茨请卡内基音乐厅录制了在这段时期内他在音乐厅的所有独奏音乐会,作为自己收藏研究用。后来,霍洛维茨似乎遗忘了这16场音乐会的录音,也没有计划将它们发行为唱片。这样,这些珍贵的录音一直尘封在霍洛维茨家中一直到1986年,钢琴家重新记起这些录音,并将它们捐赠给了耶鲁大学的朋友,录音师Tom Frost。到了1989年,霍洛维茨已经去世。Tom Frost将这些录音全部聆听了以后,意识到这些录音的价值,于是准备将其中一从未发行过的曲目整理发行为唱片。这些曲目大多数在50年代以后霍洛维茨都没有再演奏过,所以价值更不一般。这就是私人收藏的来历。 在私人收藏中,有巴赫、克莱门蒂、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和拉赫玛尼洛夫的作品。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是霍洛维茨留下的所有巴赫录音中,唯一一个未经改编的曲目。霍洛维茨展示了他对巴洛克音乐独到的表现能力。而克莱门蒂的奏鸣曲,显然是霍老的拿手好戏。短小的几分钟小品,在他手中变成了色彩万千的画卷。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对于大多数肖邦演奏者来说都是一个评价其演奏肖邦的能力的标准。而霍洛维茨仅仅为我们留下了这一个现场录音。这个录音不听倒罢了,听了这个录音让人大吃一惊:这还是F小调幻想曲吗?霍洛维茨的处理实在超乎任何一个人的想象,一首如歌的曲子,陡然摇身一变成了史诗一般的宏大。这就是霍洛维茨的魅力。习惯了老式肖邦的听者,可能初听霍洛维茨的演奏会觉得很别扭,然而我却是第一次听就被震撼了,我想这个录音是不可超越的。
节目(1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汤姆·罗素《上帝使者》
39
这张专辑是汤姆·罗素为纪念他三年前去世的父亲出版的,共收录了26首歌曲。专辑后面的十几首歌是免费赠送,唱足74分钟,实在是超值。连同汤姆·罗素在内,共有五位歌手加盟录制这张唱片。汤姆·罗素的磁性男声真是魅力无法挡, 发烧友们几乎人手一张的那位阿隆·内维尔的嗓音够有磁性了吧,可与汤姆·罗素一比,只得让贤。其他四位歌手的嗓音也是各有特色,令人一听难忘。所录歌曲虽然算是流行歌曲,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显得较“斯文”,较有音乐味,旋律优美动听,动情处几可催人泪下。
杜普蕾《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录音》
46
这套合辑是1961-1973年间杜普蕾录制的全部作品。其中CD1是著名的与巴比罗利及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CD2中1970年录制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也是名版。CD4是杜普蕾留下的最后录音,1971年12月10-11日杜普蕾在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突然来到录音棚,录制了弗兰克和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合辑中有些重复的曲目是不同时期的各个录音。 这套合辑是欣赏、了解杜普蕾的较全面参考资料。得益于杜普蕾不管是在音乐会上还是在录音室麦克风前均全力投入的秉性,其琴声的魅力仍然扑面而来。每次听到杜普蕾拉琴,再焦虑烦躁的心,都可以瞬间平静。像她那般用生命和身体去表达音乐灵魂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杜普蕾是非常特别的一位音乐家,她的琴声中,发抒出她整个人独特的气质,充满感染力和热情。杜普蕾是天才洋溢、不受到人间规则限制的音乐家,她的演奏使人无法不驻足倾听,那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音乐最美的极致表现,也正是因为这点,让她在离世多年后,依然为世人歌颂和聆听。
巴伦博伊姆《钢琴独奏录音辑》
82
这套合辑是为庆祝钢琴大师巴伦博伊姆75岁生日而发行的。毫无疑问地,巴伦博伊姆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音乐天赋、资质最高、底蕴最深的音乐巨人之一。1942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家族是来自俄裔犹太移民,到巴伦博伊姆是第三代,因时代因素阿根廷当时是全世界犹太移民第三多的国家。巴伦博伊姆5岁随父亲习琴,7岁就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初次登台演出,音乐神童声名远播。1954年才12岁便获邀前往欧洲,在维也纳、萨尔兹堡等地举办独奏会,更差点在晚年的富特文格勒指挥之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 1960、70年代青年才俊的巴伦博伊姆是当红的炸子鸡,与杰奎琳·杜普蕾的情史更是羡煞众人。琴艺了得的的他逐渐将触角伸到指挥界,在世界各大音乐重镇密集曝光。70年代中期,巴伦博伊姆开始指挥世界重要乐团,1975年巴伦博伊姆接下索尔蒂之棒成为巴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开启乐团编制内的长任指挥工作,1991年再度接下索尔蒂的位置继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年担任柏林国立歌剧院艺术总监至今,也曾两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经常被邀请前往拜鲁特指挥瓦格纳音乐季,目前巴伦博伊姆也是史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 即便巴伦博伊姆在指挥台上的成就无数,他始终未曾忘情钢琴演奏事业,直到目前仍经常演出钢琴独奏会或协奏曲,是当今乐界少数真正能同时得意于指挥台与钢琴独奏事业的音乐家。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洛维兹《最后的音乐会》
霍洛维兹《最后的音乐会》
1987年6月21日,已经高龄八十三岁的霍洛维兹在德国汉堡的音乐厅举行最后一场音乐会。距离他第一次登台,几乎已经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这一场音乐会由北德广播电台录制,但是存放在电台档案室里长达20年以上,除了安可曲,其它曲目从来未曾发行过。 这一场音乐会的曲目都是霍洛维兹晚年经常演奏的曲目:包括莫扎特的作品与舒曼《儿时情景》,最后则是以肖邦壮丽的第六号波兰舞曲《英雄》结束。而霍洛维兹最喜爱的长青安可曲:莫什科夫斯基《火焰》为整场音乐会点燃起灿烂的火花。对于爱乐者而言,这一套录音是非常珍贵、独一无二的纪念品,它记录了霍洛维兹最后一次公开演出的身影,透过录音,仍然可以体会到当时带场听众的激动。 告别舞台音乐会,正是展现大师数十年音乐人生精华所在,坚定有力、悠扬如歌的琴音仿佛告诉我们,大师历经常人的七情六欲,到晚年早已化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弹奏出颗颗质朴无华、感动灵魂的美妙音色。有人说弹奏莫扎特的作品,能弹得好的只有童年的孩子和晚年的老人,前者童心纯净无杂质,后者已萃练融炉火百炼成钢返朴归真,要弹奏好莫扎特作品,真的是需要有平静、纯粹的心境。霍洛维兹弹奏的两首莫扎特钢琴作品,琴音干净明亮、音色控制得极好,他不仅是用手弹,而是用 "心"在弹,更多的是一种品况自知的审慎、冷静、大气,如此才有了《D大调回旋曲》中那隽永回味的旋律。而《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如一首欢快的嬉游曲,音乐中霍洛维兹弹奏出的明朗心境,让人感到快慰。
129
22
穆特《沉思曲》
穆特《沉思曲》
这张专辑是穆特1995年发行的一张精选辑,所选的四部作品分别是她与三位指挥大师(卡拉扬、穆蒂、小泽征尔)、四支世界顶级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爱乐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法国管弦乐团)合作的演奏录音。作品风格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 维瓦尔第《秋》,F大调,作品第8号,第三首。 莫扎特《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18,作于1775年10月。据说莫扎特创作此曲时,曾以博凯里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范本。因此曲第一乐章开头主题含军队进行曲节奏,故此曲有时被称为《军队》。 马斯奈《沉思曲》是一首深受乐迷喜爱的经典曲调,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既有甜蜜也有苦涩。小提琴圆润的音色在舒缓的节奏中,表达出泰伊斯的沉思冥想、内心的孤独和挣扎、灵与欲的激烈交战、怀疑和混乱、忧伤和後悔,到最终获得心灵平静的心路历程。最后主旋律又慢慢升起,传达出绵绵不绝的希望,回荡在人们心中。后来因为此曲的旋律相当优美,让人感动不已,常被人拿来独立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历久不衰的经典名曲,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 《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80
8
加琳·威尔森《贝多芬、舒曼·大提琴作品》
加琳·威尔森《贝多芬、舒曼·大提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荷兰大提琴家加琳·威尔森与钢琴家希尔克·阿文豪斯合作,演奏贝多芬、舒曼的大提琴作品。 贝多芬《C大调第四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一首,作于1815年,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此曲的结构极其自由,是从头到尾连续演奏的幻想曲风格奏鸣曲。此曲时而表达抑郁、时而表达苦笑、时而又表达幽默,被认为是贝多芬晚期作品的开端。 贝多芬《D大调第五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二首,作于1815年。此曲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手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贝多芬五部大提琴奏鸣曲中最出色的一部。 舒曼《三首幻想小品》作品73,作于1849年。此曲是舒曼为数不多的管乐作品之一,原是为A调单簧管与钢琴而作,后被改编为大提琴的演奏版本,足以见其流传度之广。或许是因为舒曼的浪漫主义情怀赋予了这部作品特有的抒情性与歌唱性,使其以与众不同的风格在大提琴的作品序列中独树一帜。舒曼的作品并不以技巧性见长,如歌般的旋律和如诗般的意境才是人们喜爱其音乐的原因。 舒曼《五首民谣小品》作品102,作于1849年。此曲是舒曼为大提琴家格拉包所写的小品集,充满如诗般语调的美感。从标题民谣的字眼可以了解到作品含有民谣的素材。但使用民谣元素并非重点,民谣的字眼,衬托出简单中带有极大情绪起伏,此处的民谣风是舒曼追求纯粹的人性的渴望,以及对1849年爆发战争及政治上的动荡,所展现的一种国家情怀的影射。
15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