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农库特《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哈农库特《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3年哈农库特第二次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他在2001年曾经首度执棒新年音乐会,结果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一方面,奥地利听众以及一部分乐评者对哈氏的演绎极为称道,把当年的音乐会誉为“最原汁原味的一届”。他们认为哈农库特采用了遵循施特劳斯创作本意的思路对曲目进行了极为贴切的诠释,而且从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奥地利、维也纳的本土气息。当然一些反对者们则认为,哈农库特在指挥的时候神情过于严峻,丝毫没有把新年音乐会上应有的欢乐气氛引导、发挥出来,而且不少人对于他的选曲颇有异议,尤其是那著名的“拉德茨基开场白”!2003年的音乐会上,哈农库特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新意。虽然老人家看起来又苍老了一些(或许是因为化妆师的原因),但是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活力却丝毫没有减退。哈农库特在指挥台上似乎更加活跃,选曲也更加丰富且具有创新了。我们听到了一些在往年新年音乐会上较少出现,甚至是首次出现的曲目,如约翰·施特劳斯的《加冕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杂乱无章波尔卡》,还特别演出了勃拉姆斯的两首《匈牙利舞曲》和韦伯的《邀舞》。
节目(2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李赫特《演奏德彪西作品》
--
这张专辑收录了钢琴家李赫特1961-1979年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演奏德彪西作品的录音。在这段时期里,德彪西的作品在这位杰出钢琴家的曲目中占了上风。专辑的内容包括德彪《西贝加莫组曲》全套、《前奏曲》第二卷全套及《前奏曲》第一卷的部分曲目。 德彪西的音乐在创作中也极具特色,其旋律多为零散、不对称、片段的,甚至是不对称的,悠长的旋律变得琐碎、零散,却独具魅力,乐曲中采用多层次和弦,营造出飘忽不定、朦胧虚幻的朦胧美。这些片段音乐呈现给听众一幅生动的图画,这就是听觉和视觉的典型通感。在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中,零散的音符更能够体现出画面感和事物瞬间的景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赫特的技术游刃有余、演奏得心应手,对浪漫派作曲家作品的演绎,达到了极美如诗的境界;而演奏德彪西的作品,又给人以无比细致完美的感受。他的演奏不管是视谱或背谱演出,都能弹出杰出且深刻的音符,令人赞赏的演奏技巧,与对各个作品深邃且独特的了解,使得他在录音间或是现场音乐会上的每次演出都称得上是传奇。
阿蒂斯四重奏团《莫扎特·“海顿”四重奏》
11
这张专辑是阿蒂斯四重奏团演奏莫扎特的六部“海顿”弦乐四重奏。莫扎特共作有23首弦乐四重奏,创作时间自 1770-1790年,20年间中间中断了约10年。自到萨尔茨堡后,包括旅行曼海茵、巴黎期间,莫扎特未曾作过一首弦乐四重奏,直至移居维也纳的第二年,也就是1782年末,可以说是受海顿创作OP.33的启示,莫扎特在1个月内作成6首第十四至第十九号的《海顿四重奏》献给海顿。这是莫扎特23首弦乐四重奏中的精华。 《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春天”,G大调,K387,即《海顿四重奏》的第一首,作于1782年12月21日。第十四号至第十九号的6首弦乐四重奏,系莫扎特以海顿的创作成果为出发点,作成之后请海顿到家中欣赏,又题献给他的。这套四重奏在主题的逻辑展开上体现了出类拔萃的技巧,形成了古典乐派在室内乐表现中的颠峰。 《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d小调,K421/417b,作于1783年,即《海顿四重奏》的第二首。 《第十六号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K428/421b,作于1783年6月或7月,即《海顿四重奏》的第三首。 《第十七号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K458,即《海顿四重奏》的第四首,作于1784年9月9日。这首四重奏因一开始就使用狩猎的号角而称为《狩猎四重奏》,是6首《海顿四重奏》中最有海顿味道的一首。 《第十八号弦乐四重奏》,A大调,K464,即《海顿四重奏》的第五首,作于1785年1月10日。 《第十九号弦乐四重奏》,G大调,K465,作于 1785年1月14日,即《海顿四重奏》的第六首。此曲因序奏一开始就出现不协和音而标题为《不协和音》(Dissonani)。
格里莫《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奏鸣曲》
29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格里莫与马舒尔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还有格里莫独奏的贝多芬《第30、31钢琴奏鸣曲》。这是1999年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艾弗里·费雪厅的现场演奏录音。专辑获得《BBC音乐杂志》五颗星的评价。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号,贝多芬作于1805年至1806年间。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亲自担任独奏,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钢琴协奏曲形式,开篇即由钢琴独奏出第一主题,并且这是一部异常柔美的协奏曲。首演完成后,《环球音乐报》大赞该乐曲为“作曲家最独特的作品之一”。此外,观众亦为贝多芬的创意啧啧称奇。 《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09,尤其洋溢着丰富优美的诗情画意,突出呈现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是贝多芬晚年亲切浪漫型的突出杰作。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笼罩着一种深沉的色彩,安详而醇美,似有一种恢弘之气逐步地弥漫开来,灵魂升华到至高的境界,以至于宁静致远,天人合一。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赫宾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布赫宾德《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这套9CD全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演奏贝多芬的32部钢琴奏鸣曲,这是他在萨尔兹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没有做作、没有失控,没有刻意而为的斧凿之痕,这是最具亲和力的贝多芬演奏。音乐超越了音响条件的局限。“发自内心、抵达内心。” 从头至尾,最让人感动的是大师在技术的高度熟稔和音乐表达的清新自然这二者间达到的堪称完美的平衡。早期奏鸣曲的清新感以及贝多芬的即兴和幻想色彩,在布赫宾德的维也纳式音色中体现为最本真的表达,有时让人自然地想到以伟大的即兴大师著称于当时的贝多芬本人——事实上,在很多时刻心甘情愿地闭上眼睛,完全放任自己的思绪和情感穿越时空,到二百多年前的维也纳,相信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大师本人的演奏。有些为贝多芬早期钢琴创作所独具的效果,如《田园》末乐章尾声的风笛式低音,十六分音符的颗粒感与分量感是以高度考究的精湛手法弹奏的。 在《热情》中,布赫宾德敏锐的风格感使他极为得体地加强音色的分量和表情饱和度,但即使在技术上最棘手的段落,包括那些低音区的深沉咆哮,音乐的内在流动感也丝毫未受影响。听这样的音乐,你不能不慨叹像凯泽这样的评论大家的独到眼光。他慨叹:布赫宾德最大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演奏彻底远离浮华,而这是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后期作品常难以彻底避免的现象。 济慈在他的《希腊古瓮颂》结尾有这样的诗句:“美即真,真即美。”而这是极难达到的境界。太美的东西常是需要牺牲真实方能得到的。而在布赫宾德的演奏中,这二者以如此自然的方式达到了统一。
51
102
左章《拉威尔·李斯特》
左章《拉威尔·李斯特》
这张专辑是青年钢琴家左章的演奏录音,收录了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独奏曲《夜之幽灵》和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展现了她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诠释上的才华。左章对拉威尔两部作品的演奏具有女性敏锐的直觉与活力:《G大调钢琴协奏曲》、《夜之幽灵》,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在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左章的演奏行云流水,与指挥帕沃·贾维大师以及爱乐管弦乐团的合作融洽无间。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于1929-1931年间,为配合作曲家第二次出行美国而作,它是拉威尔在他的出生地,即法国与西班牙接壤处的巴斯克地区经过多次徒步旅行而获得灵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写成的。第二乐章中长达36小节的独奏主题是作曲家在森林漫步中的内心独白。此曲含有爵士风格,在技巧上则受李斯特的影响。 拉威尔《夜之幽灵》作于1908年,它是拉威尔根据贝朗特的诗歌而写的三首钢琴音诗:《水妖》、《绞刑架》、《幻影》,全曲结构像奏鸣曲的三个乐章。每首乐曲具有不同的音乐特色,《水妖》以旋律见长,《绞刑架》以和声取胜,《幻影》有极其复杂的节奏。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带有浪漫主义的神秘色彩。 李斯特《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于1839年。此曲是抒情而充满诗意的,狂想曲型的。
8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