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列尔斯《格里格·抒情小品》
40

吉列尔斯《格里格·抒情小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吉列尔斯演奏格里格的20首抒情小品。吉列尔斯选择了格里格抒情小品中最具思想性而又值得玩味的录音,优美而精巧,尽管同曲目的版本很多,但能做到如吉列尔斯一般,每次聆听都给人带来愉悦的却绝无仅有,录音也是一如既往的优异,空灵而不失温暖,绝对是一张天碟级数的珍藏精品。 对大多数的钢琴家和听众而言,专辑里格里格所写的这些钢琴小曲,都显得太简单,不值听或一谈,可是如果他们知道吉列尔斯和录音师们花了一整个星期的时间才录完这一套曲目,以及钢琴家在其中所投注的心力,就不会轻视这份录音的重要性了。在这份录音的期间,吉列尔斯从不事先透露他所要灌录的曲目,他总是先在家中痛苦的找到他所要赋予乐曲的精神和诠释灵性,他企图使每一首曲子都获得他们自己的音色和性格,而这也包括了他对麦克风摆放位置的严格要求,尽管录音师都已为他调好了适当的地点,他却总是不肯罢休。吉列尔斯曾说她是透过电台广播了解这些作品与瑞典民谣之间密切而优美的转换关系,也就是这样深切的自发体认,使他在这些作品的诠释上别具一格,成为音乐史上的一绝。
节目(20)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查尔斯·马克拉斯《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
这张专辑是指挥家查尔斯·马克拉斯爵士与布拉格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弦乐小夜曲》、《邮号小夜曲》。布拉格室内乐团为马克拉斯爵士解读这些莫扎特的作品提供了优秀的弦乐演奏,这种诠释以现代的方式,达到干净、轻灵、敏捷和亮丽的效果。马克拉斯爵士非常关注重复乐段(包括第一乐章的反复部分),并选择了极佳的节奏,那种浪漫的感觉特别让人心动。出色的录音提供了一种相当真实的音乐厅视角,但远处的拾音器和混响往往使画面有些模糊。
柯尔托《50周年纪念版》
22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柯尔托1919-1959年的主要录音,是为了纪念他离世50周年而发行的鸿篇巨制。 阿尔弗雷德·柯尔托(Alfred Cortot,1877-1962) 法国钢琴家、指挥家,法国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钢琴学派最能体现古典音乐中的贵族精神:有技不炫,尊重与钻研传统艺术,追求每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音符,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并且内在的情感力量也绝不含糊。 世上所有钢琴家都弹肖邦,问谁弹的最好?普通乐迷会说,鲁宾斯坦;资深乐迷则推荐:柯尔托,只有柯尔托。他弹的肖邦不是最完美,却是最迷人的。不可方物、不可捉摸,也不可模仿。 柯尔托的演奏,刚中带柔,又柔中带刚,触键时的声音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再加上他对于肖邦作品独有的想象力,从而使之成为柯尔托独有的风格。柯尔托对肖邦尤其情有独钟,他演奏的肖邦以自由节奏闻名于世,与鲁宾斯坦的肖邦作品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是以性格和智慧取胜,而不是以准确见长。 柯尔托的演奏追求高贵的气质、抒情性与迷人的音色的结合,他演奏的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丽和细腻,强调了丰富的表情。曾编注许多钢琴作品,讲述钢琴技巧、表现颇多卓见。他的演奏把作品中优美的抒情和高贵的诗人气质表露无遗。正如柯尔托的弟子所说的那样:“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所犯的错误。” 钢琴家傅聪说:“最喜欢柯尔托,他弹肖邦,没有谁可以比他更好了,鲁宾斯坦很高贵,但鲁宾斯坦却不是诗人,不够诗意,柯尔托却是个大诗人。”
斯特恩《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协奏曲》
--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大师斯特恩与奥曼迪指挥的费城管弦乐团合作,演奏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1959年的录音,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曲。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完成于1844年。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3月,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中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积极向上、活泼进取的风格,也加进了作曲家本人多愁善感、浪漫多情的性格。作品完成于作曲家创作的晚期,是作曲家成熟时期的颠峰之作,被视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作。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古尔达《1966-79年斯图加特音乐会》
古尔达《1966-79年斯图加特音乐会》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古尔达1966-1979年在斯图加特的独奏音乐会录音。这些录音的时间横跨14年,包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几部钢琴奏鸣曲、亨德尔的组曲、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德彪西的前奏曲等等,最后还有爵士钢琴三重奏的即兴演奏,内容非常丰富、演奏极为精彩,古尔达在舞台上做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 古尔达早年以诠释贝多芬钢琴音乐闻名于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贝多芬诠释者之一”。在这套合辑中,他演奏的贝多芬“悲怆”、“暴风雨”、“锤子键琴”等几部奏鸣曲,有超乎古典精神的新生命力,行云流水、洒脱自然。古尔达对钢琴音色和音乐空间感的营造有着相当精准的把握,对莫扎特、巴赫、舒伯特、德彪西等名家作品同样深有见解。 古尔达尝试将古典乐与爵士乐融合在一起,1968年在奥地利成立“即兴创作音乐学校”。他对音乐教育的观点是:“孩子们必须先会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面敲敲打打,弹出自己喜欢的声音,让他们发生兴趣,情不自禁爱上它,然后再学认谱”。但有时候,这种特立独行并不能被传统所接待,维也纳乐评家将他贴上“古典乐的叛离者”标签,归纳为爵士乐派,对此,古尔达非常不能苟同,在他看来,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古典、现代的界限分别。
166
76
麦克·慕瑞《巴赫·管风琴作品》
麦克·慕瑞《巴赫·管风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管风琴大师麦克·慕瑞在梅休因纪念音乐厅,演奏巴赫的管风琴作品。 在波士顿北部的小城市梅休因,有一座1909年建造的“梅休因纪念音乐厅”,安放着曾经风靡一时的德国瓦尔克公司打造的一架管风琴。这组庞然大物,有6088根音管及84支音栓,既是美国第一台专业演奏级管风琴,也是当时全美最大的管风琴。 在录音中,梅休因纪念音乐厅的丰富堂音晶莹剔透、温润醇厚;管风琴的澎湃低频,好似汹涌的海潮,一阵阵席卷而来,让听者连连赞叹,直呼过瘾。 在巴赫时代,使用“幻想曲”一词,是指想象的自由飞翔,在这样的一首作品里,作曲家将幻想曲与赋格曲结合在一起,在最自由的形式和最严格的形式之间,激起戏剧性的对比。最初,幻想曲是和管风琴与羽管键琴这两种在音乐史上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即兴演奏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巴赫的幻想曲,能使我们获得到一些巴罗克时期有关即兴演奏风格的感受,巴赫在世时,就曾以他所特有的即兴风格使所有的听众感到惊奇,这种风格中含有奇异,突然的情绪变化,意味深长的抒情,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真正巴罗克式的创造。巴赫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大师,对探索键盘上的所有技巧很有兴趣,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在运用这些技巧时,仅仅把它们当作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手段。
20
5
朱晓玫《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朱晓玫《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文/朱晓玫) 很多钢琴家都有这个体会,每天早晨开始都弹《平均律》。像肖邦这么伟大的钢琴家,他每天早晨开始弹的就是《平均律》。 巴赫的音乐是一样的,我非常欣赏的几个音乐家,都非常崇拜巴赫。首先是肖邦,他处处在学巴赫的谱调、手法;再有就是贝多芬,他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因为巴赫的德文名就是小溪的意思;还有就是门德尔松以及舒曼。可以说他们四位崇拜巴赫崇拜得五体投地。 巴赫的音乐给人的一种平和,一种快乐,它不是大悲大喜的,而是很清淡的,让人非常舒服、平稳的东西。 你最好的取暖方式就是练巴赫,最后练它不只是身体暖和了,而且心也暖了。之所以练巴赫的作品很容易取暖,是因为它的声部很不同,四个声部,你得用一只手摁住一个声部,然后用另一只手去弹其他声部。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是一个音弹完就完了,而是得保持住,因为声部不一样,保持这个声部再弹其他声部,于是就有撑和压手指的过程。就像你认识一个人,你喜欢他,跟他时间呆久了之后就觉得很舒服,你跟他在一起也就很舒服了。 一般大家都说我演得很好,发挥得很好,那都是自我在主导的一种发挥。我觉得最好的境界应该忘记了自我,你不会去想自己该如何发挥,而是有一个管道,上面的东西通过你传出来。你既不知道时间的存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观众也感觉不到剧场的存在。这种状态是非常难得的。 我曾经在一本书里将巴赫和老子放在一起:人活得像水一样,总是往下流,不要去力争上游。巴赫的名字就是“水”的意思,他的音乐就是非常自然。
21
96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之声》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之声》
这张专辑收录了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演奏的十五首咏叹调改编名曲,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舒伯特《圣母颂》、德沃夏克《月之颂》、唐尼采蒂《情泪徒劳》等。约书亚·贝尔亲自精心挑选歌剧咏叹调以及艺术歌曲,将他们重新编写成适合由小提琴演奏的乐曲,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小提琴的另外一种风貌。小提琴的音色很温暖,有时厚实得像中提琴,柔顺、自然地抚摸着听者疲惫的心。约书亚·贝尔在用琴声表达一个心灵歌者的倾吐状态,这无疑已经奏效了。那些柔曼的法国作品和少数的俄国、德国作品,加上德沃夏克那令人难忘的《月之颂》,真让人感到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自然而然。 约书亚·贝尔的选曲非常大胆,选择了许多以往从未被人想过、改编过的知名旋律。并且请来韩籍钢琴名家裘元朴、知名女高音安娜·涅崔科相助,由他在第十五首中理查·施特劳斯《明天》一曲中担任伴奏的小提琴,这样的名家级演奏,相当珍贵。而他的选曲也反映了我们时代的音乐品味,像是改编近年来又重新被喜爱的女高音咏叹调《月之颂》,就是他个人坚持的。在他那把1713年斯特拉迪瓦里名琴(Gibson)的辅助下,这张充满了名曲和柔情拉奏的专辑,可以陪伴你度过恬静浪漫的夜晚。
1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