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彼端

云之彼端

主播:洪绍乾
洪绍乾,笔名:笔若,青年作家、诗人、音乐作词人。中国诗歌学会二级委员会委员、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诗歌作品散见《中国文艺家》《中国作家网》《特区文学》等刊物。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写给姐姐》等多部编著作品,作词《静谷云华》《雨落斜城》《黔山茶韵》《金色希望》《理化的春天》《执信童年》《飞阅黔村》《恒水坊》《马屯村新篇》等歌曲,出版书籍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一级、省市级40多家图书馆收藏。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曾荣登《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诗歌学会“年度优秀会员”、曾荣获第四届“尹珍诗歌奖”等。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洪绍乾

洪绍乾

洪绍乾 笔名:笔若,90后作家、诗人、音乐人、独立学者。
关注
诗意黄杨
--
洪绍乾,笔名:笔若,青年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二级委员会委员、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贵州省诗歌学会办公室副主任,作品散见《中国文艺家》《中国作家网》《特区文学》《参花》《青春诗刊》《齐鲁晚报》《华夏早报》等刊物。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写给姐姐》等多部编著作品,书籍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一级、省市级40多家图书馆收藏。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曾荣登《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诗歌学会“年度优秀会员”、曾荣获第四届“尹珍诗歌奖”等。
云之彼端
--
洪绍乾,笔名:笔若,青年作家、诗人、音乐作词人。中国诗歌学会二级委员会委员、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诗歌作品散见《中国文艺家》《中国作家网》《特区文学》等刊物。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写给姐姐》等多部编著作品,作词《静谷云华》《雨落斜城》《黔山茶韵》《金色希望》《理化的春天》《执信童年》《飞阅黔村》《恒水坊》《马屯村新篇》等歌曲,出版书籍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一级、省市级40多家图书馆收藏。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曾荣登《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诗歌学会“年度优秀会员”、曾荣获第四届“尹珍诗歌奖”等。
遇见笔若-Song
--
洪绍乾,笔名:笔若,青年作家、诗人、音乐作词人。中国诗歌学会二级委员会委员、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诗歌作品散见《中国文艺家》《中国作家网》《特区文学》等刊物。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写给姐姐》等多部编著作品,作词《静谷云华》《黔山茶韵》《金色希望》《雨落斜城》《理化的春天》《执信童年》《飞阅黔村》《恒水坊》《马屯村新篇》等歌曲,出版书籍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一级、省市级40多家图书馆收藏。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曾荣登《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诗歌学会“年度优秀会员”、曾荣获第四届“尹珍诗歌奖”等。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拉罗查《舒曼钢琴作品》
拉罗查《舒曼钢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拉罗查演奏舒曼几部著名的钢琴作品。 《维也纳狂欢节》作品26 ,作于1839年,题献给莫南德·席勒,舒曼认为此曲是“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一份浪漫主义的展品”。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其中的“玩笑”据认为主要是掩饰第一乐章源自“马赛曲”的引语,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马赛曲”的(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了解内情的人知道,此曲记录了1838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舒曼去维也纳时,曾想把他的《新音乐杂志》迁往维也纳出版,但是遭到梅特涅当局的无理拒绝。为了抗议这种压制出版自由的行径,舒曼把当时象征革命的“马赛曲”放到《维也纳狂欢节》中,含沙射影地讽刺梅特涅的倒行逆施,暗示维也纳将掀起推翻梅特涅政权的革命风暴。 《b小调快板》作品8,作于1831年。1831-1832年的整个冬天舒曼都在专心致志于《快板》的创作,起初是作为一首b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他希望能将全曲献给莫舍勒斯,结果1833年时他只出版了这一个乐章,题献给埃内斯汀·封·弗立肯,是舒曼当时爱上的一位年轻女性,舒曼曾说:“埃内斯汀简直是我童年梦想的化身!”从初稿上可看出《b小调快板》给他带来很大麻烦:他自己后来也说它“除了有好的意图外别无其他可说”。试图将如此狂热的素材组织在一个奏鸣曲式的结构内,舒曼事实上是在试做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想找出完整的东西的意图是很清楚的:在这个离题情节中究竟有多少可追溯到引子,去发现这个情况是很有趣的。在结束时将其激动的b小调起始曲转入宜人的炽热的B大调是非常美的。主题材料被即兴想像的长河带着走而并未真正展开,然而,舒曼在中间部分不定的等音转调肯定产生令人叹为观止的五彩缤纷的颜色。 《升F大调浪漫曲》作品28第二首,作于1839年。为强调开端的中音区和反复简单而又感人的歌曲旋律的重要性,舒曼使用了三行谱表,这可能是为表达对他比利时朋友西莫南·德·席勒的惊异而采纳了他在自己作品中喜用的办法。此曲是以简单的三段体写的,有尾声,类似《为什么》和《梦幻曲》,是简练和干净利落的典范,没有一个音符是多余的。
--
10
阿巴多《莫扎特作品》
阿巴多《莫扎特作品》
这套合辑收录了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莫扎特作品的录音。包括进行曲、小夜曲、嬉游曲、交响曲、交响协奏曲、c小调弥撒等。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位列“20世纪十大指挥家”之列。1989年,阿巴多接替卡拉扬出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在卡拉扬之后接手柏林爱乐乐团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至少在“明星效应”上,这是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继任者稍有闪失,就将身败名裂。然而,阿巴多沉稳内敛的性格成就了他。他内涵深厚、思虑深潜,当许多人都借助媒体的力量行销包装、名利双收的时候,阿巴多却逆向而行,赢得了世人对他的专业的尊重。 阿巴多接过了指挥棒,但卡拉扬时代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他的头顶。卡拉扬是柏林爱乐乐团的统治者,他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他与乐团的交流方式是单向度的,乐手对于他的一切,只能照单全收。而阿巴多并不这样。他似乎深谙这个时代的潮流,他似乎明白沟通才是最好的管理,于是阿巴多行事圆融,同乐团之间的相处非常和睦,在乐团的12年里,柏林爱乐这个世界顶级乐团可谓政通人和。阿巴多认为:“指挥应该理解并尊重个性与自己有别的演奏家或歌唱家,尤其是参与歌剧演出时,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每个人对于一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理解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并和他们进行沟通,就是指挥应尽的责任。” 阿巴多的指挥,集众家之所长,集名师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挥特点。他的指挥,具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热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锐,双手极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乐。在这套录音中,阿巴多对于莫扎特音乐内在细节的掌握非常清晰而且一丝不苟,诠释重心明确,是非常难得体会到的莫扎特聆赏经验。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精致洗练、技艺高超,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更是获得音乐界的一致赞扬。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