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

00:00
03:52
主播信息
纯银耳坠

纯银耳坠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纯银耳坠
关注
古琴丨弹奏一曲好琴
130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 中国传统拨弦乐器 ,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诸城 是中国古琴发源地之一 。其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于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 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辉 煌 历 史
52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 文化人类学 、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历史 | 有点儿意思
34
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也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赵聪、刘兴辰《春江花月夜》
赵聪、刘兴辰《春江花月夜》
这张专辑是琵琶演奏家赵聪与钢琴家刘兴辰合作的演奏录音,赵聪以独特的音乐气质与风格,挑战传统、融合现代,大胆创新,把东方文化中渊远流传的乐器琵琶与钢琴共同演绎中西名曲。琵琶柔润优美的声音与钢琴声的晶莹剔透相互辉映,构成一幅幅优美的音乐画卷。专辑由李小沛录音,荣获2017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年度最佳艺术表现专辑奖”。 东方文化中渊远流传的乐器琵琶,古意悠悠,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因为清亮的音乐和丰富的表现力,逐渐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乐器,被称之为“金石之声”。“明月夜,闻舟中,夜弹琵琶歌行者。听其音,铮铮然有哀怨声,为君一曲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专辑中演奏用的“妙音宁心”,是著名琵琶著作大师满瑞兴先生为赵聪倾心打造,它用整块小叶鸡血紫檀、通体无漆,象牙雕刻龙形琴头。并由满瑞兴先生亲笔题字:“满瑞兴至宝,妙音宁心,赵聪惠存。”它曾随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出访过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过诸多重大录音,以及用于个人专辑:《聆听中国》、《琵琶新语》、《经典永恒》的录制。
60
9
俞丽拿、西崎崇子《梁祝会》
俞丽拿、西崎崇子《梁祝会》
这张专辑收录了两个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1、俞丽拿与李坚指挥的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合作的演奏;2、西崎崇子与林克昌指挥的名古屋爱乐乐团合作的演奏。 俞丽拿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她不仅在《梁祝》创作期间多次向曲作者何占豪、陈纲先生提出宝贵意见,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在1959年作品首演时担纲独奏,其时年仅18。数十年来她演奏了无数次《梁祝》,技艺炉火纯青、感情细腻丰富。其间俞丽拿曾和不同的指挥家、乐团合作,数度将这部作品灌录成唱片,均是非常优秀的版本。而1996年灌录的这个版本,无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担任协奏的是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指挥则是俞丽拿的爱子李坚。在这个版本中,俞丽拿的琴音宏大、坚实有力,刻划了一个爱憎分明、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祝英台”形象,艺术风格较之从前更加成熟。 西崎崇子演奏的《梁祝》,很好的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下女性的形象(虽然她是一个日本人,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谦让、温和、顺从。西崎崇子版本的《梁祝》没有那么多的反抗,听完了只能让人觉得深深的无奈何叹息。她的音乐整体速度略微偏慢,在俞丽拿演奏的很激昂的片段她也处理的较为平和,使人听来真正感觉到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爱情的悲剧。凄婉的情绪贯穿了始终。而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粉碎了给大家看”。所以听了西崎崇子,感觉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悲剧,从乐曲的一开始的欢快中就透着深深的无奈,一种对不幸结局的预测。 总结一下,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就像是一个少女,为了追求自己心爱的白马王子可以不顾家庭、社会的反对而和他私奔;西崎崇子演奏的《梁祝》却像是一个成年人,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婚姻之中,而且自己的最爱就在眼前,但是却由于各方面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不得不维持下去,让人扼腕叹息。
180
6
贝多芬《大公三重奏、克罗采、魔笛变奏曲》
贝多芬《大公三重奏、克罗采、魔笛变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了贝多芬三部著名的室内乐作品:1、由小提琴家雅克·蒂博与钢琴家阿尔弗雷德·柯尔托合作的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2、由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与钢琴家阿尔弗雷德·柯尔托合作的大提琴与钢琴变奏曲《魔笛》,这是两人组合的唯一录音;3、钢琴家阿尔弗雷德·柯尔托、小提琴家雅克·蒂博和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三人合作的钢琴三重奏《大公》。 1920-30年代,是欧洲艺术空前繁荣时期,特别是在号称欧洲心脏的巴黎,聚集了一大批颇具创新能力的艺术家。钢琴家阿尔弗雷德·柯尔托、小提琴家雅克·蒂博和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以其精湛的演奏蜚声欧洲,号称黄金三重奏。幸亏现代录播技术的发展,留下了这套唱片,使我们能够领略这些大师演奏的风采。 先从录音上说,这张专辑由于录音年代久远,不可避免地留下噪音,除此之外,声音密度很好、清晰,弦乐声部极具质感,也很清新。小提琴的音质很美,特别是高音区并没有毛刺,大提琴温柔敦厚、富有质感,而钢琴声音很实,没有虚化和夸张,颗粒感很强。唱片的转录技术还是很优秀的。 三位大师,各不相让,但绝不是像当代一些所谓大师们那种呈现主体而不顾音乐的整体风格,而是和谐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室内乐中,钢琴与小提琴的奏鸣曲,往往是二者的对话,互诉衷肠,而弦乐四重奏更多的是整齐合一、音响平衡。钢琴三重奏这种形式,则更多的是在差异中取得统一,是在竞技中达到和谐,这就为三件乐器的发挥展开了很大空间。听黄金三重奏组的唱片,就感觉三种乐器宛如家人,小提琴如妖媚的姑娘,风情万种,婀娜多姿,而钢琴则时而活泼、时而沉思,像是维特式的青年,而大提琴则沉稳如老祖父般质朴,帮助二位年轻人在激情中不失其庄重,有时质朴的琴声也会被他们而感染充满了激情。
23
8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