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 Dvorak Symphony No.9 - 2. Largo

00:00
11:3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拉威尔作品全集
--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3.7-1937.12.28)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 2012年12月28日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在巴黎辞世75周年的纪念日,特别推出这套录音史上首度发行的拉威尔作品全集,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拉威尔是一位自我要求非常严格的作曲家,可惜1932年因为车祸造成脑部受伤,开始出现类似失语症和心不在焉的情形,当时他才五十七岁,但却因此无法创作,脑海中依然会浮现曲调旋律,但却无法据此写下来。五年后他为解决这问题,毅然接受脑部手术,却因此长眠不起。过世后,世人对他一生私事几乎一无所知,没人知道他和谁交往过,性向为何。据说他曾向女性小提琴家伊莲荷丹慕韩洁求婚,但他始终否认,只说自己唯一爱过的人是音乐。 因为拉威尔追求完美的个性和对音乐的热爱,许多作品都在完成后又被他毁弃。根据法国音乐学家马赛玛纳的收集统计,所留下的作品,总共85部,第一部是1888年的钢琴奏鸣曲乐章,但其乐谱已经遗失,因此真正有乐谱的第一部作品是同年的《格里格主题变奏曲》,第85部则是只留有草稿,于1932年写作的神剧《莫吉亚纳》。而真正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则是同年为电影而写,由男中低音演唱的三首联篇歌曲集《堂吉诃德的杜西妮亚》。
诺灵顿《斯特拉文斯基·莫扎特·交响作品》
14
这张专辑是指挥家罗杰·诺灵顿爵士与萨尔兹堡学院室内乐团合作,1998年7月在萨尔兹堡音乐节演出的现场录音。曲目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协奏舞曲》、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第41交响曲》。 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K136,作于1772年。 莫扎特《第41号交响曲“朱庇特”》K551,完成于1788年。此曲是莫扎特三大交响曲的压轴之作,其规模宏大、壮丽灿烂,在他众多杰出的作品中,堪称为最优秀的器乐曲作品。也是莫扎特发挥其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莫扎特晚年娴熟的作曲技巧。此曲还是均衡对照的典范。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最高的创造神之名,把它作为此曲的别名是十分相称的,但这并非莫扎特本人订的名称,而是后人加上的。
四位著名指挥家《莫扎特·大师音乐会》
--
这张专辑是由四位指挥大师演绎莫扎特的四部杰作。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巴克豪斯《莫扎特、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巴克豪斯《莫扎特、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巴克豪斯与伯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这是1960年、1968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巴克豪斯与伯姆的合作可谓意气相投,是非常出色的“交响乐型”演绎。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时,巴克豪斯已经是84岁高龄,而伯姆也有73岁;两个人的合作依旧默契,虽然没有了早期录音里面的气势,但是却充满温情。在这个录音之中,巴克豪斯的演奏速度有些放慢,但是在细节的刻画上却更加精巧细腻,并且也更加强调与乐队的融合。虽然这是一个单声道的现场版本,录音效果也不太理想,但是感觉比录音室的立体声版本更加出色。巴克豪斯的演奏已经达到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地步,不以表达自我感受为目的,而全心全意地正确展示乐谱上的一切内容。 莫扎特《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作于1791年1月5日。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3,作于1881年。此曲的形式十分特殊:第一,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此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勃拉姆斯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此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部乐曲。1881年三月,勃拉姆斯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部乐曲。实际上,此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勃拉姆斯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16
7
古尔德《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古尔德《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古尔德1981年录制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这个杰出的版本是古尔德中年后的第二次录音,他选择了一个更为深沉的速度来诠释,全曲耗时51分15秒。由于速度的减慢,声部层次得到更为清晰的展现,使音乐更具立体感。没有1955年首次录音版本的强烈力量和极具自由感,曲风更为柔和,具有深层的感染力。音乐评论家们认为此次录音更能体现古尔德的音乐理念,学者们也大都选择此版本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总的来说这个录音版本是古尔德暮年时期更为深邃、从容的写照。对于巴赫的作品,绝大多数钢琴家会找一个倾向于传统的演绎方案,一旦成型便不再轻易尝试其他方式。古尔德不是这样,他赋予音乐各种可能性。就如同巴赫的音乐创作一样,从不满足于一层不变的单一模式,更不满足于绝对化的演奏方式。正如俄罗斯钢琴家霍洛维兹说的那样:“一个天才出众的器乐演奏家,在理解作品的范围内,每次演奏都应有重新创造的新鲜感。” 古尔德具有非凡的复调演奏能力,如果抛开手指控制不谈,这一定是源于其高度复杂又极端清晰的思维,就如同巴赫的创作风格源于他多变的创作思维一样,这是使听者感觉古尔德的音乐不同于其他演奏版本的根源。一直以来古尔德都对巴赫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不会一味的遵照传统,而是通过对具体音乐形象的分析来决定如何演奏,从而真正达到理智思维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实际上用钢琴演奏的《歌德堡变奏曲》相对于过去来说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革新,演奏本身也是演奏者通过理解后的二次创作,对于未脱离音乐本质的尝试是我们今天要提倡的。
22
32
查理·帕克《大鸟:1941-1953》
查理·帕克《大鸟:1941-1953》
这张专辑是中音萨克斯演奏家查理·帕克1941年-1953年的录音精选,收录了24首作品。 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绰号“Bird(大鸟)”,1920年8月29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堪萨斯。他是爵士史上最伟大的中音萨克斯手,更是爵士史上最才气纵横的萨克斯手,帕克是一位极具个性的音乐家,14岁时中途辍学,一心钻研音乐。1937年帕克加盟杰·麦克夏的乐队。1940年,与这支乐队合作录制了首张唱片,其中乐曲《好女士》和《杜鹃玫瑰》里有他精彩的萨克斯管独奏;同年,帕克与迪兹·吉莱斯皮在一次即兴演奏会上相遇,他们一拍即合并成了爵士乐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对搭档。 1945年,帕克与吉莱斯皮合作录制的《高水平的演奏》、《迪兹的情绪》、《肖,不用多说了》、《咸花生》和《暖房》等专辑,震惊了爵士乐坛。1947年,帕克率先组织了包括迈尔斯·戴维斯、杜克、乔丹、汤米·鲍特和马克斯·罗奇在内的五重奏,他们合作的非常成功并将波普爵士乐带入了佳境。 1947-1951年,帕克的音乐事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1949年,帕克转投诺曼·格兰兹的神韵唱片公司,并开始与弦乐队合作录音,以了结自己多年来的夙愿。此后,帕克在作曲上的成就也非常显著,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人类学》、《鸟类学》、《苹果饼》、《柯柯》以及布鲁斯作品《是时候了》、《帕克的心情》等。Charlie Parker也是对整个爵士乐发展造成决定性影响的乐手。在他担任领班期间,旗下更包括了年轻的Miles Davis等众多后来的大师乐手,在咆勃爵士乐史上他与钢琴手Bud Powell、小号手Dizzy Gillespie三人被公认为咆勃爵士的领导先驱。Charlie Parker的吹奏技巧无与伦比,无论在小编制当中的引领乐句转折,或是在堪萨斯市Big Band俱乐部里光芒四射的独奏桥段,不管Parker再怎么吸毒、饮酒狂欢、放纵声色,只要他含起萨克斯风吹口,吹奏出的每一段旋律都是空前绝后般地惊才绝豔。与小号手Dizzy Gillespie并肩齐步飙奏时,节奏速度彷佛达到非人的“魔鬼”境界。将精力与天赋同时放在毒品的火焰中两头燃烧的Parker死时才三十五岁,医生检验他的身体时却觉得像是六十五岁的苍老躯体。他的影响无远弗届,Miles Davis晚年曾说:“如果没有Parker,今天的爵士乐听起来将完全不同”,诚如其言。
82
2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