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老刘——快变质的老腊肉

江南老刘——快变质的老腊肉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最近节目(10)
作品列表(11)
民间鬼故事
民间鬼故事,口口相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传播的时候,每个传播者都参与了创作!
老舍自传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因创作《龙须沟》,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出生于1899年2月3日,在北京度过了贫困的童年。1924年去到英国伦敦大学担任讲师,并开始陆续发表小说《老张的哲学》等,开始他的创作生涯。1930年—1936年期间,老舍归国赴齐鲁大学任教,期间发表《猫城记》等长篇小说、出版短篇小说集,文风逐渐成熟。1937年,老舍南下,开始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工作,配合宣传发表了大量抗战题材的作品,如《火葬》《惶惑》等。1946年,老舍受邀去到美国游学宣讲,三年后回国,开始支持“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文联)工作,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新时代社会的作品。
南京血祭
作者:陈守梅 笔名:阿垅(1907—1967) “七月诗派”著名诗人,黄埔军校第十期步兵科毕业。他参加了淞沪会战。在一次敌机轰炸中,阿垅脸部受伤,不得不离开队伍治疗。 《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是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纪实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该作品直到1987年12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该书是一部为南京之战雪耻的奇书。 作者以自己的参战经历写下了这部长篇纪实小说,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这部充溢着血与火、悲愤与抗争的作品依然深深震撼着所有热爱和平的人民。《南京血祭》从全民抗战角度,正面描写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是当时的填补空白之作,也是对当时效力军国主义、美化侵略罪行、杀人不见血的日本“笔部队”的愤懑反击之作。 作者是以带血的写作向世界宣告:“我不相信,‘伟大的作品’不产生于中国,而出现于日本;不产生于抗战,而出现于侵略!”
齐如山回忆录—抗战时期的北平民间
齐如山(1877年-1962年),名宗康,字如山,河北高阳人,毕业于清代 同文馆 。 京剧理论家 、 民俗学家 、 实业家 。 (梅兰芳的京剧改革是在他的帮助下完成的!)齐如山于1915年9月被聘为 通俗教育研究会 戏曲股名誉会员,1915年10月31日,齐如山和 梅兰芳 合作的《 嫦娥奔月 》举行首演并反响热烈。 他1931年与梅兰芳、 余叔岩 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1948年去了 中国台湾 。 齐如山一生致力于 中国京剧 的 理论建设 ,著有《 齐如山回忆录 》《 中国风俗丛谈 》等作品,他和梅兰芳合作的剧目被誉为“ 第二传统 ”的“ 古装新戏 ”。
知堂回想录 周作人
中国现代作家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
冯玉祥回忆录第三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冯玉祥先生的回忆很有意思,有些事情前后态度不一,有些事情避重就轻语焉不详。想要真实地了解民国,需要阅读当事人的回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可以在民国众多杰出人物的回忆中拔丝抽茧,重新审视民国!
冯玉祥回忆录第二部——我的抗战生活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
我的生活——冯玉祥
作者:冯玉祥 (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 原名冯基善,又名冯御香,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民国时期西北军的统帅和最高军政首脑。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〇年以前的政治生活。本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语焉甚详,所引资料极为丰富、珍贵。全书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我的前半生
作者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号浩然。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茅山下
公版书。作者丘东平(1910.5.16-1941.7.28),新四军陈毅军长的秘书,新四军军歌词作者,现代作家,原名丘谭月,号席珍,广东海丰人。他的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现实主义风格,充满对生活的苦难和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 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工作。后发起成立了鲁迅文艺社。1940年在苏北解放区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任教导主任;还成立了苏北文化协会,任理事。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为了掩护鲁艺的文艺战士突围而牺牲。 丘东平的作品大多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解放后,因为胡风冤案事件,丘东平长期被冷落,作品很少出版,现代文学史不再提及。丘东平牺牲后,他的妻子在家乡和和丘东平母亲同住,土改时分到两亩地,两女性难以耕种乃雇一人耕种,被视为地主婆而批斗,丘东平妻子受不了这个委曲而自杀。胡风冤案平反后,丘东平才被有所介绍,这位英勇的天才逐渐被人们认识。
敌后武工队
作者冯志(1923~1968)当代作家。《敌后武工队》是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