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鼓乐》
1290

《东北鼓乐》

主播:Lsy
辽宁鼓乐流行于辽宁全省,其中,辽南海城、牛庄、南台、鞍山、辽阳、沈阳等地的鼓乐发展得更为兴盛、辽宁鼓乐主要有“唢呐乐”和“笙管乐”两种演奏形式。两种乐各自独立--使用乐器不同、各有专用乐曲。唢呐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兼备堂鼓、小钹、乐子(铛)、包锣、大号(或挑子号)等。它有坐乐、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又称坐堂、坐棚,艺人取坐式演奏。演奏时所有乐器全部参加,故亦称“全堂”。唢呐坐乐有婚娶作寿、为婴儿办满月时演奏的'红事",和丧葬、办周年等演奏的白事之分。各地区红事坐乐使用的乐器有唢呐二只、及堂鼓、小钹、乐子、挑子号各一只;白事坐乐使用乐器有唢呐二只小钹、乐子、包锣各一只、大号(或挑子号)二支。由于乐器组合不同,演奏内容不同,坐乐还有大笙喇叭、笙喇叭、咔戏、哑戏等演奏形式、辽宁鼓乐的演奏者有职业和半职业艺人两种。职业艺人是以演奏鼓乐为谋生手段者;半职业艺人多从事农业、手工业等,忙时务农或操持手工业劳动,闲时或做仪式时出来演奏,也收取报酬。辽宁鼓乐多在民间婚丧仪式中演奏,有坐堂和行路两种演出形式。坐堂是坐在喜家或丧家门前演奏,行路是在迎亲或送葬的道路上边行进边演奏。坐堂时多演奏较大型的乐曲,行路时多演奏较短小的乐曲。
节目(33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sy

Lsy

开心每一天 快乐每一秒
关注
《东北鼓乐》
1290
辽宁鼓乐流行于辽宁全省,其中,辽南海城、牛庄、南台、鞍山、辽阳、沈阳等地的鼓乐发展得更为兴盛、辽宁鼓乐主要有“唢呐乐”和“笙管乐”两种演奏形式。两种乐各自独立--使用乐器不同、各有专用乐曲。唢呐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兼备堂鼓、小钹、乐子(铛)、包锣、大号(或挑子号)等。它有坐乐、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又称坐堂、坐棚,艺人取坐式演奏。演奏时所有乐器全部参加,故亦称“全堂”。唢呐坐乐有婚娶作寿、为婴儿办满月时演奏的'红事",和丧葬、办周年等演奏的白事之分。各地区红事坐乐使用的乐器有唢呐二只、及堂鼓、小钹、乐子、挑子号各一只;白事坐乐使用乐器有唢呐二只小钹、乐子、包锣各一只、大号(或挑子号)二支。由于乐器组合不同,演奏内容不同,坐乐还有大笙喇叭、笙喇叭、咔戏、哑戏等演奏形式、辽宁鼓乐的演奏者有职业和半职业艺人两种。职业艺人是以演奏鼓乐为谋生手段者;半职业艺人多从事农业、手工业等,忙时务农或操持手工业劳动,闲时或做仪式时出来演奏,也收取报酬。辽宁鼓乐多在民间婚丧仪式中演奏,有坐堂和行路两种演出形式。坐堂是坐在喜家或丧家门前演奏,行路是在迎亲或送葬的道路上边行进边演奏。坐堂时多演奏较大型的乐曲,行路时多演奏较短小的乐曲。
《二人转 - 传统正戏》
1684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
《二人转 - 早期作品》
1114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东北大唢呐制作音乐
东北大唢呐制作音乐
辽宁鼓乐流行于辽宁全省,其中,辽南海城、牛庄、南台、鞍山、辽阳、沈阳等地的鼓乐发展得更为兴盛、辽宁鼓乐主要有“唢呐乐”和“笙管乐”两种演奏形式。两种乐各自独立--使用乐器不同、各有专用乐曲。唢呐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兼备堂鼓、小钹、乐子(铛)、包锣、大号(或挑子号)等。它有坐乐、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又称坐堂、坐棚,艺人取坐式演奏。演奏时所有乐器全部参加,故亦称“全堂”。唢呐坐乐有婚娶作寿、为婴儿办满月时演奏的'红事",和丧葬、办周年等演奏的白事之分。各地区红事坐乐使用的乐器有唢呐二只、及堂鼓、小钹、乐子、挑子号各一只;白事坐乐使用乐器有唢呐二只小钹、乐子、包锣各一只、大号(或挑子号)二支。由于乐器组合不同,演奏内容不同,坐乐还有大笙喇叭、笙喇叭、咔戏、哑戏等演奏形式、辽宁鼓乐的演奏者有职业和半职业艺人两种。职业艺人是以演奏鼓乐为谋生手段者;半职业艺人多从事农业、手工业等,忙时务农或操持手工业劳动,闲时或做仪式时出来演奏,也收取报酬。辽宁鼓乐多在民间婚丧仪式中演奏,有坐堂和行路两种演出形式。坐堂是坐在喜家或丧家门前演奏,行路是在迎亲或送葬的道路上边行进边演奏。坐堂时多演奏较大型的乐曲,行路时多演奏较短小的乐曲。
1238
327
华夏锣鼓演义 写意篇
华夏锣鼓演义 写意篇
华夏锣鼓演义-写意篇 朱啸林/韦俊/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家大系 ⊙中国打击乐大师朱啸林 鼓乐情韵升腾国际发烧版 II ⊙刘峪升、朱啸林 作曲及编配 ⊙韦俊 指挥中央民族乐团伴奏 中国打击乐大师朱啸林的演奏功力坚实且音乐修养丰厚,他认为打击乐采撷了乐曲的灵魂「节奏」予以发挥,非但未使之见肘,反若执牛耳般抓住了关键,因此他成功地以传统音乐的形式和特征汲取并融合外来文化特质,衍化出中国大鼓的时代震撼力! 【华夏锣鼓演义】套装专辑「写意篇」中的创作曲《鼓魂》鼓套子节奏及强弱变化复杂,击鼓技术难度极高,充分展现出了低音大鼓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威风大鼓独奏创作曲《落叶》、《听雨》、《冰灯》在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大自然景象的同时,更将中国大鼓多样化表现的魅力所在展现无遗;《变鼓》采用特殊的击打技法,吸收了苏南吹打中的《快鼓段》及《夜深沉》的鼓套加以变化发展;《禅寺钟鼓》用钟、鼓、木鱼等乐器展现了一个庄严肃穆、祥和安宁的禅门意境,乐曲后段引入道教音乐来表现出寺庙活动;《神驹》乐曲中使用了十八件打击乐器,不但演奏技艺高超,录音技术之突破亦属空前! 音响在流动、情韵在升腾,朱啸林大师勤于中国打击乐艺术的研究并博采众长,在持久的音乐实践历程中早已积累了大量优秀曲目,「华夏锣鼓演义-写意篇」创作专辑为您展示出中国打击乐高难度技法之斑斓神采以及演奏家无与伦比的深厚艺术底蕴! 演奏家寄语 民族打击乐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于历代无数杰出名家们的艺术创造,他们通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希望能博采众长并发挥自已最大限度的创造性,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然而,时光荏苒,在这些孜孜不倦的追求之后,还须借着高科技的现代技术将它完整而忠实地记录下来,才能永久保存这些表演艺术于精华的境界! 作为一个艺术追求者,我很幸运地能有机会与中国龙企划组合制作团队合作,出版了个人第一张激光唱片专辑【神驹】,并且受到了许许多多朋友们与打击乐同仁的褒扬与认同,我满心欢喜,但也自觉意犹未尽!接下来又呈献给大家的【鼓魂】专辑,更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固有形式和特征为本,在汲取外来文化并与之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身的衍化与转折,完成了这一张融入数首创作曲的击乐专辑,我衷心地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热心指正!
866
7
(第64期)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第64期)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
这张唱片是大提琴家麦斯基与钢琴家阿格丽奇合作,演奏贝多芬的三部《大提琴奏鸣曲》。两位音乐大师在演奏中相辅相成、琴瑟和谐,在乐曲的展开过程中心灵相通、默契如一。他们演奏的歌唱性特别好,乐器的音色极为美妙。聆听这张唱片,他们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内心交流,让人难以忘怀。 《A大调第三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9,作于1807年。此曲是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中,名声最大的一首。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大提琴的抒情性在第一主题中充分展现。 第二乐章,谐谑曲,很快的快板,a小调。 第三乐章,如歌的慢板,转活泼的快板。两件乐器的对位产生了如歌的主题,紧接的快板是标准的奏鸣曲式。 《G大调第四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一首,作于1815年。此曲结构极其自由,由5部分构成,是单一乐章形式的幻想曲风格。乐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是贝多芬晚期作品的开端。 第一乐章以行板开始,由大提琴占据首要位置,接着乐曲的节奏加快,变成活泼的快板,旋律棱角分明,体现出贝多芬耿直、永不妥协的个性。 第二乐章,引子过后,乐曲短暂的回顾了第一乐章行板的旋律。接着的快板,是短小精悍的奏鸣曲式。发展部之前,大提琴奏出的五度和声,几次被钢琴乐句打断,扰乱了乐章的和声走向,制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D大调第五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二首,作于1815年。此曲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末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五首大提琴奏鸣曲的巅峰之作。 第一乐章,开始的快板明快爽朗,开门见山的进入第一主题,紧跟着是表现幅度更大的第二主题。 诗意盎然的第二乐章,是所有五首奏鸣曲中唯一的慢板乐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主题,是钢琴和大提琴之间的一段对话;第二部分则是另一段对话,两件乐器在摇摆的伴奏音型陪衬下,细腻缠绵的对唱。乐曲不间断的进入末乐章,这是一首雄健的三声部赋格,到乐章过半时,出现一段温柔的旋律,与之前的赋格对比强烈,但稍纵即逝,很快又被赋格取代。
36
1
弦管-泉州南音(李白燕)
弦管-泉州南音(李白燕)
泉州南音(李白燕)个人简历 李白燕,女、中国致公党员、国家一级演员。1966年9月出生于福建永春县,1987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南音班、200一2004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2008一201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现任职于福建省泉州市戏剧研究所。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第五批优秀拔尖人才、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省级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 曾获第五届“国际南音大会唱”一等奖;中国文化部颁发的第七届“群星奖”;第五届中国曲艺节比赛精品奖;福建省第三届、第五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福建省第二届、第三届曲艺节比赛演员金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福建赛区演员金奖。2012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个人表演奖(此奖项填补了福建省的空白)。 曾多次应邀赴法国、日本、巴西、巴拉圭、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访问演出。录制了大量南音唱带、CD、VCD个人专辑畅销海内外,在南音界间发挥宣传、推广的示范作用享有盛誉。曾两度前往法国为南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南音献演,为2009年南音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下汗马功劳。 曾兼任泉州师院艺术学院(南音系)南音唱腔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编写了教学大纲、编著出版的《中国泉州南音演唱教程》填补了南音有史以来专业演唱理论的空白。培养了大批南音学生,为传承中华瑰宝的泉州南音艺术,使之薪传不息、后继有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634
33
霍洛维兹《最喜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霍洛维兹《最喜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霍洛维兹演奏的三首贝多芬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热情》和《悲怆》。专辑录音却没有那么令人深刻的印象了,也许是考虑到各个作品的平衡性,反而没有专心致志的演绎一首作品来的自由吧。很多人认为霍洛维兹弹得不是贝多芬而是他自己,但是喜欢他的人谁在乎呢?专辑还附带了舒伯特的两首《即兴曲》,霍洛维兹演奏得随兴而浪漫,有歌唱般的旋律,非常有味道。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 《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代表性杰作,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它不仅是内在的感情狂澜和选材的紧凑使人震惊,而且是那些最富于表情的音乐手法把全部汹涌狂暴的因素完全置于了一目了然的形式里令人赞叹。《热情》以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的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热情》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体会及不满。十分明显,贝多芬最终还是感觉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从作者本人到公论都认为 “热情”是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18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