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i:Lami-on
17

Esmoi:Lami-on

Each songs has its own story.
节目(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星火映画

星火映画

星火映画为一群资深音乐人创建的音乐公司 致力于影视音乐制作
关注
My Thoughts and My
--
My Thoughts and My Dreams, it’s about I want to gather of my ambitions in life to pursue for my career in music and no one could ever stop me to put me into a lifescales of behind as long as I want to live.
微光:看见微光
--
微光,在黑暗中微弱的光芒,象征着希望,看见微光,象征看见希望,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期许,这是我自己创作的第一张专辑,彷佛在我音乐梦想的道路上看见了一线曙光,不管未来会发生甚么事,我会不会成功,至少我踏出了梦想的第一步,希望能透过这张专辑,告诉大家,不管现在是甚么情况,都要大胆努力的追求梦想,至少不会让自己后悔,专辑里面收录了六首歌,一部分是对感情的抒发,一部分是诗词文学类的歌曲,希望大家会喜欢
周书彦:我回来了
--
“那个男孩”回来了!温暖嗓音让你的返乡之路不孤单。 去年看似空白,其实是周书彦“成长”非常多的一年。和许多人一样,转换成远端工作的书彦获得了与家人共处的珍贵时间,也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能够制作出更好的音乐。《我回来了》这首歌就是书彦往返数千公里,在各地编曲、录音,最后回到家乡才完成的。 疫情让人们习惯“保持距离”,但是对书彦来说,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反而拉近了。歌词里写到“我回来了,一切都变了”,抒发异乡游子的感慨,但是书彦想告诉大家:“把握当下,珍惜身边所有爱你的人,这样世界也许能少一分遗憾,多一分温暖。”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盖利安诺《跨越爵士与古典的手风琴大师》
盖利安诺《跨越爵士与古典的手风琴大师》
理查·盖利安诺(Richard Galliano)出生于1950年12月12日,是皮亚佐拉最后一个关门弟子。这位有着意大利血统的法国人,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手风琴家,其手风琴技巧令人炫目,尤其是演奏皮亚佐拉的名曲《自由探戈》,在后世的无数版本中,这是最耀眼令人赞叹的。除了《自由探戈》,如果从未听过理查·盖利安诺演奏的音乐,推荐两首《Vuelvo al sur》和《New York Tango》,前者也是皮亚佐拉的名曲,连电子组合Gotan Project的演绎都令人印象深刻,自是不用说。后者则是盖利安诺的作品,他融入了即兴爵士的手法,豪华的乐队伴奏,是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新探戈的尝试。 理查·盖利安诺四岁起就跟随其父练习手风琴,少年时代迷恋上了爵士,尤其从小号手Clifford Brown的音乐中得到启示,并很快驱使他投入到爵士音乐这片新天地中,1970年代他移居法国后,就开始为一些著名的爵士乐手伴奏,诸如Chet Baker、Ron Carter、Michel Petrucciani、Jan Garbarek等。直到他遇见给他带来巨大影响的人:阿斯托尔·皮亚佐拉。 理查·盖利安诺曾经说过,皮亚佐拉就是他的导师,引导他掌握自己的风格,并一直鼓励他,让他充满信心,直到皮亚佐拉逝世,他们一直是伙伴关系。在与皮亚佐拉合作这段时期内,盖利安诺重拾欧洲民谣的传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探戈。虽然手风琴bandoneon琴作为一样非常本土化特殊的民间乐器,在爵士乐中绝少有成功者,且难登高雅之堂,但是盖利安诺却成功地将探戈这种小酒馆式的小调舞曲以手风琴与管弦乐队合作的手法来演绎,有时候甚至气势恢弘,带有强烈的英雄诗歌体般的气韵。
40
62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布拉格(五)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布拉格(五)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的演出现场录音,收录了他与钢琴家弗里达·鲍尔、莫斯科交响乐团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三部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9,作于1916-1917年。普罗科菲耶夫在此曲中作了颇多大胆的尝试,三个乐章不按快—慢—快结构,第一和第三乐章以柔和如歌的慢速主题为主,第二乐章不用惯常的慢板,而是快速度的怪诞式谐谑曲。同时,他更多方探索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种种可能性,发展出不少富有独创性的技法,得到异乎寻常的效果;令人头晕目眩的高速乐句与拨奏,从模糊的滑音到极度清晰,从靠近琴马的特殊奏法到无比通透的泛音,还有富有诗意的抒情咏唱,无比清新的色彩效果,都全用到这部作品中,为整部作品增添不少魅力。这些新颖技巧和音响效果,也就让这部乐曲充满各种对置对比,如美丽的幻想、大自然的崇高,与尖锐的怪诞形象对置,抒情与诙谐的对比。曲中虽有尖刻怪诞效果,但整体上,全曲仍是以抒情的音乐形象主导着发展,散发着深刻感情和乐观肯定精神。 普罗科菲耶夫《五首旋律》作品35b,作于1920年。 普罗科菲耶夫《f小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作品80,作于1938-1946年间。此曲极富戏剧性,充满了尖锐的对比,以及各种情绪化的感情。作品中既有新古典主义的元素,又有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在创作方面可谓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是普罗科菲耶夫最阴暗艰涩的作品之一,他自己对其的描述是:“阵阵刮过墓园的风”。漫长的创作过程也让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性,这种撕裂感在第一乐章感觉最明显,尤其有小提琴特有的干涩感陪伴着。
5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