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第9集 中国的兵(八)东汉

00:00
21:08
主播信息
凤凰含章文化

凤凰含章文化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凤凰含章文化
关注
菊与刀(深度解读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经典之作)
117
为什么有时日本人给人的印象是讲究礼仪,温良谦和,而有时又很野蛮; 为什么有的文献中说日本人喜欢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像沉湎于菊花的栽培,而有的文献中则说,日本人行为中充斥着暴力,崇尚刀剑和武士的荣誉。 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是: 狭窄的岛国、贫瘠的土地、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套在自己身上的,由重重义务组成的枷锁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时刻挥舞着手中之刀为自己打出一片生存的天地; 闲暇之余,日本人又热衷于浪漫的幻想,如前面所说的“沉湎于菊花的栽培”等。 究其本质,无非是逃避现实的残酷,抚慰自己脆弱的心灵。 总之,“菊”与“刀”分别代表了日本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时的两种心态,也是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写照。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菊与刀,两者构成了同一幅画。 本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它也直接影响了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70多年过去了,《菊与刀》因其巨大的影响和经典的学术价值,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六位风流才子的诗歌与爱情)
33
我们翻遍所有的古诗词,无论多少作者,多少作品,所表达的不过乎一个情字而已。这是我们喜爱的真正原因。仓央嘉措,佛门里的情哥哥,身为空门至尊,却只要凡人的生活。 苏曼殊,尘世、佛门,摇摆不定,尘根未了。 纳兰性德,身在帝王之家,不戚戚于富贵而好淡泊,词真意切而蕴人生忧伤。 李商隐,有太多人生痛苦的体验而参悟佛家真谛。 王维,这位维摩诘,寄情山水,亦诗亦佛,且半官半隐,终老南山。 弘一大师,绚烂至极,终归于平淡。“悲喜交集”, 有着说不尽的“香光庄严”。 或许,那是一种久违了的一见钟情; 或许,那是一种难以释怀的人生初见; 或许,那是某种蓦然回首君不见的叹息。 有时候,一切都不会放过我们, 一切,我们也都不想放下。
我是猫(听喵星人在线吐槽人类世界)
130
小说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中学英语教师苦沙弥,研究美学的迷亭,理学士寒月,爱好诗歌戏剧的东风,痴迷哲学和禅道的独仙君,说客铃木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 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现状,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 揭露黑暗的政府统治制度,将矛头指向维护地主、资本家剥削制度的专政工具——警察制度,深刻地批判了它残杀人民的反动性。 并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人事进行戏谑和批判。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人间四月天丨林徽因的经典文集
人间四月天丨林徽因的经典文集
内容简介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文集。新增3000字生平传记,17幅珍贵照片,呈现真实而生动的林徽因。完整收录林徽因58首诗,包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别丢掉》等,9篇散文,包括《悼志摩》《惟其是脆嫩》等;6篇小说,包括《窘》《九十九度中》等;7封书信,包括《致胡适》《致沈从文》等。每篇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清风拂面。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师、作家、诗人。1904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书香世家,祖籍福建闽侯,原名林徽音。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先后入读上海爱国小学、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6岁时随父游历欧洲,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后入读英国伦敦圣玛丽学院。因建筑系不招收女生,1924年入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后入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赴欧洲度蜜月期间参观考察了多处古建筑。 林徽因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建筑事业,考察足迹遍及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测绘了2000多处古建筑。与梁思成共同创立了东北大学及清华大学建筑系,设计了东北大学校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八宝山公墓等;合著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等及《天坛》《故宫》等向公众科普古建筑的文章。晚年还对景泰蓝工艺进行了革新。 同时,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造诣深厚,留下了诗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散文《窗子以外》、小说《九十九度中》、戏剧《梅真同他们》、书信等。 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51岁,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墓体由梁思成设计。
182
1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