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戏《马潜龙走国》又名[青龙剑]之09

00:00
01:01:26
主播信息
地方戏曲大观

地方戏曲大观

每天更新地方戏曲资源,所有音频均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关注
唐山皮影戏《马潜龙走国》又名[青龙剑]
58
《马潜龙走国》为现存传统评书中唯一晋代书目,史无其事,系说书艺人仿效《三国演义》、《刘秀走国》编纂而成。该书曾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书叙国丈王墩篡位,幼主潜龙走国故事。内中既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描写,又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且有许多传奇色彩浓重的情节,如马潜龙遇风(风易)千里,昆山县刑赞求甘霖,巫山谷磁石吸铁甲,灵鹦鹉奋臂扫王龙,淮南郡二女反王墩,沔水滨百鸟掩千军,善鄯国求贤遇莽汉,连营寨偷头错杀人,晋太子女装脱险又遭险,陶丽春含愤丧生再复生,黄宗道十路兵围汉中府,丑娘娘单刀匹马杀四门,玄真观解贲奇谋盗解药,南天牢一日同押双太等等,巧象环生,扣人心弦。全书结构跌宕,细节生动,人物个性鲜,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唐山皮影戏《薛刚反唐》
91
《薛刚反唐》的故事讲的是: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全部传记。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京剧 杨宝森 选段
京剧 杨宝森 选段
杨宝森(1909~1958)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年2月10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2时。 杨宝森在童年时期嗓音明亮,12、13岁时专攻余派,1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效果很好。他还在《上天台》中饰演过刘秀,《断密涧》中饰演过王伯党。在《珠帘寨》“收威”中的起霸,功架一丝不苟。偶尔演出的《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等戏,也博得北京、上海等地观众的赞赏。在此时期,他所演的《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桑园寄子》、《卖马》、《碰碑》、《汾河湾》等剧,均获得很好声誉,有“小余叔岩”之称。在他童年时期就擅长演出《文昭关》一剧,与于连泉合作时间较长,也曾佐程砚秋、荀慧生演出。杨宝森在青年时期,因身体关系,使得变声期拖长,因此曾有一较长时期的休养未登舞台。在此期间,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坚持练功、吊嗓、习字、绘画、练琴,甚至傍晚散步时还边走边哼唱唱腔,一声一字地推敲,逐字逐句地揣摩,潜心研习余派的演唱技巧。杨宝森虽未正式拜在余叔岩门下,但遇有机会便登门求教。他多方求师访友,拓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许多指点,他曾向名票、余派研究家张伯驹先生问艺,也曾向王凤卿、王瑶卿求教,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当其健康得到恢复而重登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30岁以后逐渐脱出余派范围,吸取谭、汪(桂芬)诸家之长,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嗓音再度发生变化,在琴师杨宝忠、鼓师杭子和的辅助下,尽量舍短用长,创立了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的杨派唱腔。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1939年,他曾组织宝兴社挑班演出。在20世纪50年代,其艺术造诣日臻完美,杨派艺术渐渐流行。 其门徒和追随者有汪正华、梁庆云、马长礼、李鸣盛、蒋慕萍、程正泰、朱云鹏、叶蓬等人。
397
8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