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勋《爆炸2》
12

铃木勋《爆炸2》

这张专辑是低音提琴演奏家铃木勋2003年7月在东京录制的,由铃木勋领衔并演奏贝斯、菅野邦彦演奏钢琴、山本刚演奏电钢琴。收录了10首乐曲,从头到尾好听到让人浑然忘我。铃木勋以他对贝斯的热情,燃起乐迷听觉神经的爱火。这张专辑采用24位超级模拟母带处理技术,极致、完美的声音表现,贝斯的弹性、钢琴的通透,让人惊叹。
节目(10)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王羽佳、卡瓦科斯《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
26
勃拉姆斯是个精凋细琢的创作者,深邃细腻的内涵在这三首奏鸣曲里一览无疑,全都是勃拉姆斯为他的小提琴家好友、也是他灵感泉源之一的姚阿幸所写。后者亦曾为布氏的协奏曲担纲首演,并贡献了装饰奏。专辑中的第一首诙谐曲,则是出自勃拉姆斯与友人舒曼及迪特里希,为姚阿幸合写的《F-A-E》奏鸣曲。
艾奥纳·布朗《莫扎特·小夜曲、交响曲》
31
这张专辑是艾奥纳·布朗指挥挪威室内乐团,演奏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第29交响曲》和两部《嬉游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作于1787年。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一首。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音乐会小夜曲,有四个乐章象一部缩小了的交响曲。它与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裁。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五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K201(K186a),作于1774年。这是莫扎特自1770年夏访问维也纳、意大利后,关门创作的产物,技巧上已相当成熟,走出了早期那种演奏篇幅为10多分钟的序曲式的交响曲形式。 《D大调嬉游曲》K136,作于1772年初。此曲优美动听、多彩而和谐,是莫扎特所有嬉游曲题材作品中最受听众欢迎的作品,可以说是他青少年时早期创作中最具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其创作灵感的优秀曲目。聆听此曲时的美妙感觉,似乎如同清泉一般的旋律由明澈的弦乐奏出,真是既清新又流畅。作品中所透出的天真无邪、纯洁坦荡以及那份无忧无虑,真有如沐春风的体验。 《F大调嬉游曲》K138,作于1772年。少年时期的莫扎特通过旅行演出,在阅历和对音乐技能的磨练上收益颇丰。这个时期的创作,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内涵和明显的动机,但是那些少年才情和灵感延伸,还有几成体统的开朗风格,对于作曲家本人的意义特別深远。聆听时可以感受到这个16岁的年轻人,多么热爱外面的世界,此刻他的音乐,也是如此的活泼和丰满。
奥斯登《路易·维耶恩·管风琴交响曲全集》
12
这张专辑是管风琴家奥斯登演奏路易·维耶恩的六部管风琴交响曲。奥斯登采用三台卡瓦耶-科尔管风琴演奏。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巴赫的礼拜年》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巴赫的礼拜年》
这张专辑是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与莱比锡布业大厅乐团合作,演唱巴赫的三部康塔塔。德国莱比锡市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是音乐巨匠巴赫曾亲自执教27年的合唱团,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该团是欧洲最古老的童声合唱团之一。 圣·托马斯教堂是伟大的音乐家、“古典音乐之父”J.S.巴赫曾供职了27年并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于此的地方。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巴赫是最为如雷贯耳的名字。他的作品以亲切的姿态无处不在,却也时常遥远地让演奏者难于把握和“攀登”。 很多伟大的灵魂用尽了生命去燃烧自己,去释放能量,却只能如星辰一般闪耀在身后百十年的世界中。只被后世人看到、了解和仰望,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但也许,一心以音乐向上帝致敬的巴赫并不在乎于世间得到的宠辱。就如同大师在临终前几日口述出的最后的圣咏《上帝,我在您的神坛前》一样,他的灵魂一定早已在那时就追随上帝,并得到了永远的安息。 巴赫的音乐中有着迤逦的诗意之美,但更多的是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与仁慈。聆听时乐音不急不缓地流入耳中,如清流一般抚慰了心灵。仿佛一切的心事都可以放下,仿佛所有烦忧都可以遗忘,每每听来都要被感化。就像巴赫那高洁、虔诚又真挚的灵魂一样……若未有对世间的爱与宽容,又怎能谱出如此让人动容又感怀的篇章。
2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