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利国学 - 宥利大叔 - 羊群效应:即使错了也有人陪着

00:00
06:22
主播信息
宥利子

宥利子

二十年学习,二十年历练,十年沉淀,现在开始出发,定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关注
《高手布局》:智者谋局,高手布局
92
你相信什么,便会看到什么。你若相信潜规则,就会发觉无数潜规则的存在;你若相信不公平,就会看到无数不公平的现象;而你若相信努力,就会发现努力确实会有回报。 真正成就大事之人,才华仅是辅助,见识与格局才是首要因素。见识超绝之人,往往比他人看得更为深远,所取得的成就也会高于他人。 真正拥有大格局之人,总能透过当下的表象,清晰地看清未来。这样的人无论从事何种事情,都能够洞察先机。进可博取机会,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回报;退能避灾远祸,以最小的代价回避最大的损失。他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远的格局,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无论是面对机遇还是挑战,都能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走向成功与辉煌。这种看清未来的能力,并非天生,而是源于他们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是一种在不断历练和思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卓越品质。
《菜根谭》︱中国人社交做事处世的大智慧
36
本专辑以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为核心内容。《菜根谭》是一部蕴含深刻智慧的语录集,成书于万历年间。 专辑深入挖掘《菜根谭》中关于社交、做事、处世的智慧精髓。通过对书中众多语录的解读,如“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等,为听众呈现学习知识、不断进取的观点;以“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针”等内容,传授经世致用的处世哲学;用“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才为内栽莲”等语句,阐述治家齐家的道理。 我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现代生活实际,将书中古老的智慧转化为实用的指导。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听众都能从专辑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与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领悟中国人独有的社交、做事、处世的大智慧。
墨菲定律:心理学与生活
--
墨菲定律是以美国空军工程师爱德华·墨菲的名字命名。1949 年,墨菲参与美国空军的 MX981 实验,其中一项实验中 16 个传感器全部被焊装错误,导致试验失败。事后墨菲感慨“如果有任何方式可以让技工出错,那么他一定会出错”,这句话后来被广泛传播并演变成了墨菲定律。 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其具体内容还包括四个方面: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特点:概率性与确定性的混淆:在数理表达上,该定律忽略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将概率性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成了确定性表述。主体因素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科学定律尽可能排除主体因素干扰,墨菲定律的很多表述带有主体干预因素,如担心、害怕等心理因素,所以它更像是一种心理学定律。 墨菲定律产生原因:1.自身因素:包括自我膨胀、能力不足、急于求成、南辕北辙、守株待兔、水中捞月、刻舟求剑、讳疾忌医等。例如自我膨胀会让人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自身的缺陷,最终导致失败;急于求成可能使人脱离实际,追求不切实际的高目标、高速度,结果事与愿违。2.外在原因:如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不良社会风气形成的生存环境限制、事情本身的难度、所用工具的缺陷、强大的竞争对手以及对失败的谬误归因等。 应用领域:A 企业管理: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所以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对待错误,不要害怕失败,在纠错中成长,从失败中找到成功方法。B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利用墨菲定律警醒团队成员避免过度自信和乐观估计,提前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和制定备案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延迟。C 个人生活:提醒人们事情不总是按期望的方式发展,对计划和目标应有弹性,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D 安全管理:强调不可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影子兵读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影子兵读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欢迎添加~ 主播Q群:536352229 主播微信公众号:影子兵 微信公号有专属节目、笑笑的早安音乐、以及主播全网所有有声书链接 传统媒体资深主播影子兵播讲 稿件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忆似水年华》(又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法国著名传记文学家兼评论家A·莫罗亚在1954年巴黎伽里玛出版社出版的《七星丛书》本的《追忆似水年华》序言中写道:“1900年至1950年这五十年中,除了《追忆似水年华》之外,没有别的值得永志不忘的小说巨著。不仅由于普鲁斯特的作品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一样篇帙浩繁,因为也有人写过十五卷甚至二十卷的巨型小说,而且有时也写得文采动人,然而他们并不给我们发现‘新大陆’或包罗万象的感觉。这些作家满足于挖掘早已为人所知的‘矿脉’,而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发现了新的‘矿藏’。”这也是强调《追忆似水年华》的艺术优点就在于一个“新”字。然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在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在于为创新而创新,更不在于对于传统的优秀艺术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从零开始的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然而创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绝不是盲目的幻想。《追忆逝水年华》的创新是在传统的优秀艺术基础上的发展。 法国诗人P· 瓦莱里和著名评论家、教授A·蒂博岱(1874-1936)都在他们的评论中夸奖《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风格继承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 安德烈·纪德和蒂博岱都提到普鲁斯特和十六世纪的伟大散文作家 蒙田(1533-1592)在文风的旷达和高雅方面,似乎有一脉相承之妙。还有别的评论家甚至特意提到普鲁斯特受法国著名的回忆录作家圣·西门(1675-1755)的影响。外国作家如 毛姆、 弗吉尼亚·伍尔夫、 纳博科夫、 海明威等都曾高度评价过这部作品。
--
5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